与这个世界相处的策略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我自己终于买了人生当中第一款属于我自己的游戏手柄,正式开启了在 Steam 上玩游戏。我预感,我会慢慢的退出在手机上搓屏玩游戏的行列。用手柄玩游戏,我终于又找回了童年玩游戏的感觉。

因为目前手头上并没有 Windows 设备,只有 macOS,所以我将最近几年 Steam 上能在 macOS 上玩的游戏翻了个遍,把一些看起来有兴趣的游戏加入了心愿列表,列表里的游戏会在未来有打折的时候做出提醒。

对于游戏的方方面面,我又重新进行了深度思考,更新了自己心中的原有答案。但是我不想在公共场合讲出来,因为,我的答案不太符合当下社会中大多数人的道德标准,特别是国内这样的一个意识形态,我不想被「群居而攻之」。这不是怯弱,这是明智。活到我这个年纪,应该会学保护自己。另外,对于游戏中的音乐,我自然也是非常喜欢,我甚至在 YouTube 上找到了一大票 Cosplay 的 YouTuber,订阅了其中一个来自台湾的频道。关于游戏内容的讲解,我选择了一个位于北欧的华语 YouTuber。

在过去的三周里,《计算》 1这本书也读到了将近末尾,今天过后,应该还会剩余一章的内容。在具体知识层面,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有三点:

  1. 以现代计算为目标,顺带了解了数学的发展脉络。虽然了解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但让我已受益匪浅。以后再读相关数学书籍的时候,心中可以做到所读内容大致位于数学这课苍天大树的什么位置。即便不知道,我也有能力进行检索,这就足够了。
  2. 之前学了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包括硬件和软件。其实,只不过都是数学的具象化。终于让我将数学和计算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其实,将计算机换成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学科领域也都是一个逻辑。对于这一点,我甚至自己「悟」出了为什么会有算法这门课?或者再往大了说,为什么会有计算机这门学科?
  3. 书中的数学家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甚至活着的时候有着万般的不如意,死后多年才被社会认可。所以给我的启发就是,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并不取决于当下。如果你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历史会对你做出评价,或早或(很)晚。所以对于当下活着的我来说,主要任务就是按照自己想法,好好生活。别人的看法都是一坨 shit。

不夸张的说,这本书应该是我近几年读的书里,对我启发最大的一本。

所以,我到底应该采用怎样的策略与这个世界相处呢?

无可厚非,这是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但也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物质上进行无节制的攀比,「笑贫不笑娼」依然是这个社会的主旋律。只不过,手段上要比前些年更隐晦和「文明」了一些,但从本质上来说,其实都是一样。

所以,跟当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比起来,我就变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就像我之前文章里所说,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够用」就行。很多人看到这里,对于「够用」这两个字会坏坏的一笑,我知道这些人心里在想什么。

既然机缘巧合当一次人类,我希望能够在人类文明的进程里添砖加瓦。当然,这块砖可能是非常小,可能会是一粒沙,一粒尘埃,甚至可能我忙活一辈子都没做点什么有用的事情。但这不打紧,至少我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努力,只不过能力有限,只能做这么多。再不济,我也在努力的路上见识到了人类文明的别样风景。这也不枉我当一次人类。说白了,只是想在人类的文明进程里写下属于自己的「到此一游」。但我也知道,这很难,大概可能也是一种奢望。但我想将这种奢望当成是我生活的目标。就像《庆余年》第一部里,监察院里的朱格被逼自杀之后,在回去的路上,陈萍萍对范闲讲的那句话,

人生一世,选条路,不退让,不更改,一直走到尽头,是件幸事。

既然认清了现实,也搞清楚了目标,那么具体的策略就变的很清晰。

多年前我有想过先挣钱,然后再实现自己的理想。但这些年我发现,挣钱这件事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并且很多因素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如果需要将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变成大概率确定性因素,所耗费的成本非常之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我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积累很多不同学科的知识。而且,就像很多坏笑的人所想的那样,挣多少钱才是尽头呢?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欲望和收入是成正比的,可以说是永无止境。不过,挣更多的钱对我来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再不济,也能保证我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条件,这倒是没错。

所以我决定改变策略,「及时行乐」,边挣钱,边实现理想。只要挣钱这件事能不影响我想做的事情就可以。其他所有外部环境我都可以妥协。我可以对外界物质条件的预期降低到只要保证正常生活就可以。俗话说,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我只要对外界物质条件没有任何期望,那这些东西就不会影响到我。

我认为我可以做到对物质条件的最低要求。我的最低要求,基本上在很多人眼里都算是无法忍受的恶劣环境。所以,我的「底线」可以降到足够低。

在这个社会里,大多数人想要的东西,我几乎完全不在乎,只不过出于生存的本能,我需要最低的肉体生存条件。而我所追求的东西,大多数人几乎也不在乎,看起来正好与这个社会互补。

想想也挺有趣。

  1. 《计算》: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615448/

从入门到放弃,学习路上最大的心理障碍

今天下午读完了《计算》这本书的导论章节。在导论章节中,关于数学提出了几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是数学的本体论,也就是说,数学到底是发明还是发现?这个问题直到今天(2024年),依然没有结论。

这个问题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就有疑惑。说这个,倒不是想说明我自己年轻时候有过什么天才的往事。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心里有类似疑问,才会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有诸多疑惑,最终导致我内心无法理解这门学科到底是做什么的?学来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她跟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这些学科的关系是什么?特别是物理学,为什么物理学里有很多复杂的数学公式?为什么物理学的很多证明非要靠数学来解决?

从结果来看,数学确实是其他学科的基础,确实推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在我过往求学的十多年里,几乎没人能回答我上边的疑惑。这直接导致我对数学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够用」就可以了。然而今天下午终于释然了。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原来这貌似是个极难回答的问题,至今都没有结论。如果搞清楚了数学和物理世界的关系,会对这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了解都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举上边这个小例子,是想引出我自己在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时,特别是入门阶段的一个强迫症似的学习习惯。我自己在学习一门新学科或者新知识的时候,首先想要搞明白将要学的新学科或者新知识是关于什么的?学习之后我会收获什么?这门学科的边界在哪里?坦白说,如果在入门阶段我无法解决这些疑虑,大概率我会迈不过入门这道门槛,或者即便学到了一些技巧,但终归是不得要领,统统都是照猫画虎,想要达到灵活运用,几乎是不可能的。自然,脑袋里对这门学科也不会有一个系统的清晰的认知逻辑。这应该算是我自己在学习一门新学科或者新知识的时候的一个「心理障碍」。相反,如果我解决了这些疑虑,那么接下来的学习对我来说就会非常的「主动」。因为我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边界在哪里,我对我自己的学习程度就会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心理预期,也就是说我对自己的学习进展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自大,也不菲薄。

这个心理障碍其实在很多方面对我都有很大的影响,包括上学时期的学生阶段,以及毕业之后的工作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