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太快了

时间过的太快了,转眼 2014 年已经过半。春节过后也已经有三个多月,虽然这三个多月更加努力,但还是总觉得自己的进步速度有限,而且越来越发现要学习的东西有好多。

这个星期的天气也开始闷热起来,真正有了夏天的感觉。白天除了干热以外,空气中也开始弥散着潮气,开始出现闷热。

这个星期的开始读了一本关于 Web 安全方面的书。读这本书的初衷本来只是想对 Web 安全进行一下扫盲,谁知道却引起了连锁反应。这本书的名字叫《Web之困:现代Web应用安全指南》,书不算厚,一共才两百多页。原以为是一本介绍 Web 安全基础知识的书,但在看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掉坑里了。据了解,这本书的作者是安全行业的一位有名的黑客。本书第一部分介绍了一些 Web 安全的基础知识,看过之后感觉马马虎虎,虽说很多概念也是第一次听说,不过还能勉强了解个大概。到了第二部分,就越看越不知所云,我才发现自己掉坑里了,这本书绝对不是简简单单介绍基础知识的书。书中很多技巧都是经验的分享,根本就不是从基础入手。读完之后对书的内容整体只能算是有个大概的印象,理解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但书中介绍的很多技巧以及经验的分享,坦白说根本无从体会。

不过,读完这本书也让自己认识到对于浏览器方面知识的匮乏。发现这一点之后也促使我自己要重新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恰好上个星期外出逛书店的时候,无意间发现有一本关于 WebKit 的书,刚上市。翻看了一下目录,然后几乎没有犹豫就立刻从网上下了订单,书的名字叫《WebKit技术内幕》。目前读到了三百多页,还剩下一百多页,整体感觉还是蛮适合我的。虽然没有从书的目录排版上体现出来,但是按照书中所提到的内容划分,分成了基础篇和高级篇。基础篇以 WebKit 为基础,借用 Chromium 项目为实际案例来对浏览器进行整体的剖析。基本上在介绍 WebKit 的同时,也介绍了 Chromium。高级篇讲解的是现代浏览器的一些扩展功能。整体而言,书中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做的还是不错的,比较有连贯性。每一章节的末尾还配有实验,通过 Chromium 的调试工具来验证本章所讲解的理论。而且整本书所涉及到代码的部分,只是讲到具体的接口为止,几乎没有涉及到具体的代码实现,给人的感觉是重点在于讲清原理。我觉得这种讲解方式比较适合我这种初学者,而且对于不打算开发浏览器的人来说,也都是比较合适的。唯一感觉不爽的地方是作者的文笔感觉一般,而且逗号和句号的运用真的是不敢恭维。尤其是你在书上做笔记勾画的时候,明明该是句号的地方,他偏偏是逗号,让你画也不是,不画也不是,蛋疼。

算法方面也开始读一本书,名字就叫《算法》。书中的例子是用 Java 语言描述的。突然想起这本书似乎是 David 同学上课的教科书。这本书相对于《算法导论》而言,偏重于实用,而且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图示,很清晰的对每一个算法进行了展示。不太爽的是,书中的例子用的是 Java 语言,个别地方多少还是和 Java 语言有所关联。不过快看完第二章时候,了解了具体算法中使用 Java 的边界之后,就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不适了。这本书也不打算一口气看完,毕竟算法实践性很强,除了理解以外,还需要大量的实践,需要多敲一些代码,用以巩固。对于我来说,最终学习算法的目的还是工程实践,而不是进行理论研究。

计划读完这本书之后,再开始读《算法导论》。对于《算法导论》的第三版,豆瓣上有人评论翻译没有第二版好,换了翻译的团队。第三版的翻译出现了很多晦涩的词汇,读起来非常的拗口。翻译质量明显不如第二版,后来我在网上找了一圈的第二版,结果各大电商全都没货,就连淘宝上也几乎都是电子版的打印版。我自己从网上找到了第二版的电子版,发现不是很清楚,尤其是一些带有代码公式和图标的地方,阅读起来比较费劲。后来联系了几家淘宝店家,发现他们的电子版和我自己找的一样,索性自己就跑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内打印了一份纸版(对于技术类的大部头还是不太习惯电子版)。回家之后翻看傻眼了,很多图标打印的非常不清楚,根本就没法看。最后无奈,从万能的豆瓣上联系了一位北京本地的用户,淘了一本二手书,不过几乎全新……至此终于把这本书搞定了,话说想做一名“不坑爹”的程序员不容易啊,苦哇!这也是我为什么养成了喜欢买书的“恶习”,个别朋友到我家看到我藏有“很多”书的时候都会问,“这么多书你看的完吗?”。其实,他们哪里能够理解,想做一名“不坑爹”的程序员的难处……

这个礼拜没有开始读那本《现代设计史》的书,取而代之的是读了那本关于 WebKit 的书。不过,凡事总有意外,往后顺延就好了,只要没有放弃,就不能说明什么。:P

这段时间一边读书,一边思索。大概未来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内,要读的书目基本上也摸索的七七八八了。发现想要读的书真多啊,而且不知不觉的发现,相较前几年而言,这两年所读的也越来越有深度,读起来也越来越有难度。现在每读一本书都感觉像是要翻越一座山,没翻过去的时候,百般挣扎,但每当翻过去之后就会豁然开朗,喜悦之情也是难以言表。之前也在 Google plus 上发感慨,“知识这种东西真的是神奇,越学越觉得自己无知。”这两年更是感受深刻。不过,只有继续努力了。

锻炼身体方面一直没有间断,每天仰卧起坐和俯卧撑各做一百个。保持这个数量已经有两个星期了,再坚持两个星期试试看,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开始试着增加数量。现在主要是俯卧撑比较耗费体力,仰卧起坐已经快没有什么感觉了,但我想让两者的数量保持一致。如果两者的锻炼数量不一样的话,我可能会搞乱。锻炼身体本来就觉得是一件不需要耗费大脑的事情,如果还要用脑,就会觉得好复杂(懒人的标准型思维)……所以,过两个星期看情况,如果状态不错,就试着增加数量。如果还是目前的感觉,就继续保持原状。坚持三个月,锻炼身体这件事情想必就可以慢慢变成生活习惯,这才是我的最终目的。既要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又不要让运动成为生活的负担,:)

今天看了几场龙应台的演讲。看完之后,对于文化的理解,又开阔了几分视野。除了看似古板的技术,也应该试着增加一些陶冶情操的人文类姿势。

稍休息了一小下

这个星期的天气总体来说还算不错,没有给人太热的感觉。时而阴天,有时会有短时的雷阵雨,晚上大部分时候还算凉爽。

这个星期按照计划,把《艺术的故事》看完了,基本上从头到尾的把艺术的前生今世科普了一下,不过还是有很多内容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以后有机会把世界历史看看,然后再读的话,可能就会产生更多的想法。

接下来读《现代设计史》。简单扫了一眼开头儿,内容还没看。貌似是从十八世纪开始讲述,如果碰到和《艺术的故事》有重合的地方,说不定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可以重新温习一遍,可以少一些陌生感,觉得也不错。不过从这本书开始,就不会像上个星期那样了。这次准备花少量时间,划分一下章节,用两到三个星期看完,权当放松消遣的在看。

这几天想起一句玩笑话,说:“不会数据结构的程序员都是坑爹的程序员”。而且我觉得自己在算法这方面也真的是有足够的烂。很诚实的说,把自己归类为坑爹的程序员我觉得一点儿都不为过。唉,都是上学时期以及前几年欠下的技术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说起来那个时候其实挺可笑的,也确实很无知,其实也不是不想学,而是压根儿根本就没意识到算法的重要性,直到今天,她终于变成了我成长过程中的一道靓丽的天花板,至此才终于良心发现……而且我突然意识到,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往后拖,学习的成本就越高,更重要的是,如果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实践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就越不容易形成自己的知识积累,因为很多知识点根本就无法理解。本来属于实践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却变成了单纯的经验积累。我这么说,并不是说经验的积累没有用处。经验的积累自然也会有其实用的价值,但是经验的积累只是单个点的积累,很难与其他相关经验形成线甚至形成面的联系。一句话说来,就是很难触类旁通,这会大大的影响日后的成长速度。

思来想去,关于这方面,得到两个结论,一个坏的结论,一个好的结论。坏结论是,工作几年之后,我才切身的体会到这一点,真正的意识到这一点,真的是白白浪费了过去几年的大好时光,代价真是惨重。好结论是,无论如何这次我决定要突破这层天花板,不求要有多精通,但求不能让她成为日后我学习高阶知识的天花板。我觉得,如果我再往后拖的话,就真的有可能成为一道让我永远都不可逾越的鸿沟,更可能成为日后学习高阶知识的一道障碍,永远的把自己挡在那道玻璃门的后面。用“永远”这个词貌似看起来太绝对了,有点儿太悲观。其实不然,如果你听说过“温水煮青蛙”这则典故,就能理解用“永远”这个词,其实一点儿都不过分。

所以我打算先找两本经典的算法书来读,打打基础,争取早日脱离“坑爹的程序员”行列,:P 。具体哪本书,还没有确定下来,比较经典的貌似也就那么几本,什么《算法导论》之类的。这类书估计啃个一两本,再看其他方面的算法书,痛苦程度可能就会越来越轻。

还有件事,必须得说说。十九号那天从当当网订了本书,从天津发货,结果二十二号,也就是今天下午五点多才送到,令人着实郁闷。从天津到北京,整整走了三天……最可恶的是,当当网移动端的 app 打出的延迟送货理由竟然是说“客户要求推迟送货”,而我自己在家苦苦等了三天……除非国内所有电商都倒闭关门,否则再也不到当当网上购买任何物品,立字为证,签字画押。

话说,从当当网上订了一本《数据库系统概念》。这个星期前两天看了一本《数据库设计凡人入门》,这本书是刚毕业那两年买的,很早了,现在早已绝版。总体来说,这本书入门来说还是不错的。看完之后吧,琢磨了一下,觉得太入门了,虽然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表结构,但是太入门了……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应该找一本深入一点儿的书来读。也是因为之前认识到,如果基础打得不扎实,对日后的成长真的是影响重大。对上面提到的那个教训,真的是怕了。所以这次还是老老实实的从基础入手,不求立刻见成果,但求一步一个脚印,走的踏实,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周末的时候,稍微放松了一下,看了意大利和哥斯达黎加的世界杯比赛。感觉意大利上半场踢得太烂了,整个球队跟没睡醒似的,结果上半场结束的时候尝到了恶果,被攻入一球。下半场总算找回了点儿精神,但是传接球上又有太多关键性的失误,唉。每次都是这样,小组赛第一场赢,第二场输,非得等到第三场决胜负,坦白说,要是前两场都输了,我也就洗洗睡了,世界杯基本上就和我无关了,最多到最后看看其他球队的比分。好吧,三天以后还有一场,到时看结果吧。周末这两天也是补了一下睡眠,算是放松了一下。这段时间一直安排的都很满,感觉效率开始降低了,所以稍微放松了下,准备下个星期继续……

我在博客中很少谈论政治话题,不是因为不懂,而是懂的太多了,身在大陆,为了本博客以及本人的人身安全起见,所以尽可能的不提这类话题。而且在有生之年,我早已对大陆zf不抱有任何幻想。大陆的互联网也早就已经被老大哥的那双眼睛时刻监视着。大陆的新闻媒体也早就变成了zf的传话筒,时刻准备着制造舆论,以此来遥控这片土地上的大众百姓。这些话我只说一次,以此表明一下我的个人立场,以后不会再说。最后,支持香港同胞,不解释。

花儿真的谢了

本周天气的温度依然稳步上升。不过晚上并没有上个星期那么反常的闷热,给人的感觉属于正常范围以内。

把上星期遗留的《设计心理学》看完了。多了一些设计本身对人心理影响方面的知识。说实话,以前对这方面还真没有太多的认识,就像书中说的,很多人对于明明是产品的设计缺陷造成的错误操作,反而认为是自己无知的表现。印象中我自己还真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好像还不止一次。比如,到某个公共场合的厕所开启水龙头洗手的情形。有的公共场所看起来高大上,把手放到水龙头下面,水龙头是自动出水的,如果一开始不太留意,就很容易在开关水龙头上让人摸不到头脑。然而,此时多半不会怪罪水龙头的设计问题,反之怪罪自己土鳖,没见识……当然书中列举了大量类似的例子,用以说明设计对人类认知上的影响。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一本书,名字叫《如何阅读一本书》。我自己回忆了一下,这两年也读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书,但从来都没有认真想过应该如何阅读一本书,twitter 上也看到有人高度评价了这本书。所以就想读一读,算是忙里偷闲吧。这本书真的是计划外,花了两天半的时间,算是比较认真的看了一遍。书中先是介绍了阅读的四个层次,然后分门别类的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给出了一些阅读的技巧以及应该如何去读。总体来说,感触还是蛮深的。其中给出了很多阅读的建议,之前是没有考虑过的。只知道闷头把文章的文字搞明白,总结个中心思想什么的就算完了,没有太多的其他想法。不过,其中提到一点,这两年还是有一些感触的。比如若是想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就应该读一些有难度的书。如若还是读一些属于当前层次水平的书,即便也能够增长知识,但是对于理解力的提升,却是没有太大的帮助。而且,读一些有难度的书,切不要第一遍就想把所遇到的知识点都搞明白了再接着往下读。否则这样很可能会挫伤自己的兴趣,导致最后不了了之,反而不能从阅读中得到提升。对于这一点的建议,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读《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这本书,我自己大概读了三遍才多少搞明白这本书在说什么。好吧,我承认自己脑袋比较笨,:P ,聪明的同学可能一遍就搞定了,:) 。不过,后来我在读比较难懂的书的时候,第一遍就不会太去死扣某一个知识点的细节了,而是大概知道在说什么之后,如果细节没看太明白,就先往下读,等读第二遍的时候,有些知识点就神奇般的理解了。而且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不管读难度多大的书,只要方法得当,都是应该可以读懂的。这一点真是对我以后的阅读给了很大的信心啊,:)

看完这本书之后就赶紧开始看《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了。目前为止,这本书还没有读完,还剩下不到两百页的样子,希望能在一天内读完吧。

看了这本书,终于对于艺术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名词有了基本的认识。以前总觉得艺术离普通的生活很遥远,那些东西一般都是号称为艺术家手里的玩物。这本书看到现在,终于纠正了一些对于艺术这种神秘物件的错误认识。

艺术这个物件,除了承载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外,还承载了不同的历史文化。这种历史文化的来源,可能来自于不同时期的教会信仰,可能来自于政治影响,也可能来自于某一个特殊事件。对于一个艺术品,如果只是关注于外形,而不去探求背后的历史文化,那就只关注了艺术品的表象,而丢失了这件艺术品真正想要传达的内涵。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一件艺术品,如果不能够了解背后的历史文化,就很难欣赏出其中的韵味。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表现手法不重要,而是表现手法只是其中的一环而已。

整本书而言,是以时间轴为主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不断的进步,并伴随着不同时期的演进。根据当时的文化需要,创作出不同的艺术品。所以这些艺术品也都承载了不一样的历史文化,如果有一些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可能阅读起来感受会更深一些。这是我第一次阅读,所以很多都是走马观花的浏览,科普性的做一个了解。因为之前自己缺少大量的世界历史的知识,所以读起来还是很困难的,很多人名地名读过之后都不太记得住,所以这种书读一遍肯定也是不行的。想必以后有时间了再反过来多读一读吧。有些东西可能做一段时间再返过来读的话,会产生更多的感悟。

另外,读了这本书,突然觉得艺术这种东西,也不再觉得遥远和神秘了。那个时期的人们,用的是画笔,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用的是计算机,突然间就觉得,在计算机上设计图形和用画笔设计图形,只不过是形式上不同而已,其实并无本质差别。相同的,类似各种UI设计,其实也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可以承载这一时期的不同文化,以及传达创作者(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不同思想。

这本书尚未读完,不过觉得这个星期在这本上花了太多的时间,有种脱离了正规的感觉。本来计划学习设计方面的知识属于长期计划,现在却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这方面。下个星期应该做一些调整了,对于大部头的书,就应该分段阅读。比如类似这种比较厚的书,就分两到三个星期读完。对于较短的书,可以一个星期读完。总之是应该保证写程序的时间。

锻炼身体方面,这个星期已经可以每天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各九十个,下个星期争取达到一百个,然后近期就不打算再往上增加了,保持一段时间再说。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从最初的各做三十五个,到现在的各做一百个……继续加油了。

之前总有身边非计算机行业的朋友问到,说做软件的看着好累啊,什么时候是个头哇?总是一个劲儿的学习,没完没了的。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做过一些解释,但总觉得苍白无力。前两天看到 Milo 在知乎上回答了另一个无关的问题。但我觉得这个答案多少也可以解答这个疑问。现摘录在这,与同样有类似疑问的朋友共勉。原答案用的是繁体,我这里换成了简体。可以通过下面的链接看原帖。

程序生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安逸者恶之,好学者惜之。
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志者忌妄自菲薄,胡乱设限碍筑梦。
今学之道何其多,更有知友解君惑。
何不谋定而后动,日复精益求进哉。

摘录自:Milo 在知乎上的解答

p.s.之前养的两盆花……真的谢了……愿这两位兄弟走好……近期不再养任何活物儿,我自己除外……

精神恍惚

本周的天气在周末时段,基本上算是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下了两场雨,空气清新了很多,早晚时分的温度也略感清凉,很舒服。

本周的第一等大事记,可能要属 Apple 的 WWDC 大会了。关于具体的内容在这儿不想多说什么,网上的新闻已经是狂轰乱炸了,再重复一遍也没什么意思。对于普通开发者来说,想必大部分也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而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看看普通的新闻报道就可以了,也没有必要深入了解。

对于开发者来说,本次发布会 Apple 发布了很多类库。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 HomeKit 部分,这部分主要涉及到的是未来的智能家居。从市场角度来讲,目前属于起步阶段,我自己认为很多实施方案都还很原始。例如很多装修方案还是需要部署网线才能连接不同网络设备,这既不环保,而且成本又高,还缺乏灵活性。我认为这种方案迟早是要被淘汰,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无线连接,而且可控范围绝对不会仅局限于房间内部。这次 WWDC 大会上, Apple 还推出了室内定位技术,所以我觉得这部分还真的可以有很多想像的空间。从个人兴趣的角度而言,之前了解过一些 Arduino,所以对一些 DIY 的电子硬件略有一些兴趣,以后可以作为兴趣在这方面做一些好玩的东西。作为一名程序员,还可以自己动手,方便为家里添加一个自己定制的智能设备,想想其实也一件很酷的事情,:D

另一个感兴趣的部分是 Apple 发布的新语言,叫 Swift。其实这门语言对于完全没有编程经验的新手来说,入门不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稍微深入一些的话,感觉还是有一定的门槛的,而且我自己觉得不见得比 Objective C 低多少,甚至可能会更高一些。当然,对于有 Ruby 或 Python 等动态语言编程经验的同学来说,学起来就轻松很多了,基本上看看 Tour 就可以开始折腾了。对于我来说,之前因为学习 Ruby,真的是占了很大的优势,:P

关于这次发布会,其实可以有很多可以说的地方,但是目前对我最感兴趣的也就这么两个,其他方面还没有太多的想法,也许还是不太了解吧。比如医疗方面的那个 HealthKit,我觉得也是蛮有潜力的。另外,据说 iPhone 6 今年九月份才会上市,看来我还要再坚持三个月了……

坦白说,其实这个星期感觉总是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不知道会不会和睡眠不足有关。反正以前要是睡眠不足,就很难集中注意力,脑袋里就会出现各种幻觉,精神也会变的很恍惚。周末这两天每天能睡差不多七个小时,有点恢复正常人的感觉了。看来晚上真的要早点睡了,一定要早点睡了,要早点睡了,早点睡了,睡了…….

由于精神恍惚,《设计心理学》这本书还没读完,剩了一个尾巴,可能还要再花半天的时间才能读完。关于 Rails,还在不断的写代码,练习,看文档。除了 Rails 本身,RSpec 也有一些入门了。想必学习 Rails 的同时也能把 RSpec 的基础知识顺便学习了。下个星期的任务已经堆满了,除了《艺术的故事》这本大部头以外,还有两本好书想读。等读完了再说吧,免得牛皮吹出去了,事儿没干完,那岂不是很丢脸……

锻炼身体方面还在坚持,现在已经可以每天做仰卧起坐和俯卧撑各八十个。我觉得吧,等我做到每天各做一百个的时候,我就不再追求数量上增加了,接下来要坚持几个月再说。这两天有点显现六块腹肌的沟痕,说不定坚持三个月还真能够惊现六块腹肌。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些都是浮云,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关于锻炼身体,说实话是受到一位程序员的影响。这个人年长我六岁,计划在五年内能够跑全程马拉松……

只能说,学习的榜样无处不在,关键还在自己……

时间又不早了,先洗洗睡了。

时间紧迫

先来说两句天气,本星期竟然出现了四十度的高温天气,那几天真的是太热了,应该是本年度入夏以来最热的天气了吧。不过,周末这两天还算不错,开始阴天了,昨天晚上和今天下午还下了一些雨,窗外感到一丝凉意,总算是变得舒服了一点儿。

整体还在努力向前推进,过程中还是需要不断的调整一下心态,毕竟是中长期规划。心态的波动会非常容易影响做事情的效率。

按照计划,设计方面读完了《平面设计法则》。同时在 name.com 上提前注册了一个 .com 的域名,以备后用。因为本博客的域名就是在 name.com 上注册的,所以操作流程上非常方便,分分钟的事情。虽然 .com 的域名已经开放这么多年了,按说找一个有意义,且又不是很长的域名应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在搜索域名的过程中还是能够找出好多未被注册的,名字也不长,至少第一感觉还算不错的 .com 域名。搞不清楚是我的想法太古怪,还是说现如今炒域名的圈子已经不热了。不像是早些年的时候,有人一下抢注好多域名,然后靠卖域名混饭吃。总之呢,注册这个域名并没有太绞尽脑汁。结果感觉还算是挺有个性的域名,内容是两个英文单词组成的一个词组,容易记住,拼写也很简单,长度比我现在用的博客域名就多一个字母。

除了注册了一个域名以外,试着给新注册的域名设计了一个 logo。花了大概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简单的思考了一下。从三个方面做了考虑,第一个当然是个性化,这一点自然是不必多说的。至少要和过往见过的图标都不能一样。当然,这也难保以后见到类似的。不过无所谓,如果日后见到了类似的,再重新设计就是了,反正现在只是初步的一个想法。第二个是要和域名本身传达的意思相匹配,容易让人通过图标对网站域名留下较深的印象。第三就是要能够传递网站的价值观,这一点是 logo 的外形本身差不多就已经能够决定的。就像是 Apple 的苹果图标一样,无论苹果图标是什么颜色的,都能够联想起 Apple 这个域名。目前logo 的设计,只是用素描的方式随意的画了一下,有了一个雏形,并没有做过多的细节设计。因为网站本身尚未做过多的考虑,所以 logo 的细节设计也无法马上定下来。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计划,所以也不太急于一时。另外,书单中的第四本已经断货了,所以下个星期要从第五本开始了。

大概看了一遍《PostgreSQL 数据库内核分析》这本书。算是粗略的浏览了一遍吧,没有太拘泥于内部的函数调用,只是对整体框架和主要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做了了解。毕竟目前不是对 PostgreSQL 进行二次开发,所以也没有必要太深陷其中,目前主要还是在应用层面。所以对内核中的函数只是简单的做了了解。对 PostgreSQL 不会有太多的陌生感就算是达到目的了。

对于 Rails 的学习自然是在努力中,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对 Rails 相关的测试工具也想一起进行学习。因为所看的一些资料中有对 RSpec 的使用,順便就先学习一下 Rspec 吧。这部分也没什么太想说的,毕竟都还是菜鸟……这部分目前说出来的东西百分之九十九都能够 Google 的到,没什么原创,所以说不说意义不大。学习经验什么的也没什么可分享的,我自己还没正式入门。不过,其实感觉但凡走过来的人,其实经历都差不多,无非都要经历那么几个阶段,:)

今天发现了一个 Web 网站的部署工具,觉得很不错,虽然目前尚未发布 1.0 版本,不过已经发布了 RC 版本,已经很接近了。觉得可能会在未来有不错的发展,工具的名字叫 Docker。工具本身是用 Go 开发的,是开源项目,可以在 Github 上找到源码。工具的使用非常的便捷,部署好的环境可以重复使用,部署可以自动化,而且未来可以兼容不同的操作系统,目前只限于 Lnix/Unix 世界。具体的介绍此处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官网了解一下。我自己是打算学习一下,方便自己解决未来做项目时候的部署问题。

锻炼身体方面,这个星期的仰卧起坐和俯卧撑均达到了七十个,比三个星期前数量上增长了一倍。不过,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可能就不能单方面的追求数量了,要保持一段时间,达到比较轻松的状态之后,再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可能会比较好。

另外,感觉现在已经无法长时间睡眠了。每天晚上通常十二点半睡觉,早上六点多就醒了,还是自然醒,想多睡一会儿都很困难。时间久了,觉得这对身体真不是一件好事情,真的要调整一下了,要么早点睡,要么晚点醒。这真是个问题,还是先试着早点睡吧……

这两年,我觉得吧,很多时候,真的是不想和人耍一些心眼儿。很多时候其实心里非常清楚,但觉得动那些个小心眼儿真的是挺无聊的,浪费时间,浪费感情,浪费精力,所以很多时候就装傻了。但是吧,还有些时候对方还真会觉得你是个笨蛋,反而倒来劲儿了。遇到这种情况,出于保护自己,一般就随他们折腾去吧,不接招就是了。现在很多时候,真的是不想跟人斗心眼儿了,真的觉得挺无聊的,图什么呢?反而把自己弄的身心疲惫。说到这突然想起罗永浩同学在微博上讲的一段话,非常有同感。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嗯,讲真话,保留一颗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