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兴趣

不知道是不是和闷热的天气有关系,这个礼拜晚上一直休息不太好。不过整体来说还好,并没有太大影响。之所以影响不大,可能和平时坚持锻炼有关。大概一个月前,给平时锻炼用的哑铃增加了份量,每个哑铃增加了一公斤。经过大概一个月的锻炼基本上适应了现在的份量,过段时间再逐步增加。

呃,说着说着扯到锻炼上了。好吧,那就接着说两句,之前都是只锻炼上肢,这段时间开始试着除了锻炼上肢以外,也开始锻炼下肢,每天多做二十个深蹲,负重就是两个哑铃。现在用的哑铃份量不是很重,一共大概只有三十斤吧。其实哑铃的重量我是觉得无所谓的,咱这辈子也不准备参加奥运会,呵呵。所以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量力而行,身体健康是第一位,其他都是次要的,无所谓。

本周过后,WWDC视频基本快看完一遍了,还剩下大概有十几个吧。剩下的我想很快就可以看完。看到目前为止,这次WWDC给我的感觉Apple对API的改动还是蛮大的,增添了很多新的类库和开发工具。我推测,增加的这些新类库会逐步引导开发者对于App的风格做出调整。大概幻想了一下,增加的UIKit Dynamics类库就可以设计出很多有爱的界面,可以为呆板的界面增添很多好玩的效果。增加的Sprite Kit类库,可以大大降低游戏爱好者的开发门槛,如果考虑跨平台,兼容Android的话,已经有第三方的公司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对新的类库有所支持。还有开发过程中新的调试工具等,诸如此类吧,再说下去就又变成总结了。

对于日语的学习,这个礼拜看完了第三单元。对于新版标日初级来说,分为上下册,每个分册有六个单元。看完第三单元算是看完上册的一半了,语法方面还都是在讲最基本的句型,没有特别让人感到迷惑的地方,或者说不容易理解的点。现阶段,或许单词是个大头儿。在学习日语的这两个礼拜以来,对于日本文化有了一些兴趣。坦白说,也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所感触。记得原来上学学历史的时候,每天都在喊中国历史多么多么牛b,多么多么博大精深,多么多么圣明。其实,那个时候对于这些完全感受不到,不是说学生们看不懂中国字,而是没有实实在在的对比,根本没有差异化的体会。给人的感觉完全就是一种自吹自擂的言辞。当然了,对于历史教科书,现在回过头来看,其中有多少是实话,有多少是洗脑的意淫词汇。明者自明,在这儿就不多说了,以免我的博客引火烧身。

呃,有点跑题了。言归正传,由于学习日语的词汇,了解了一些关于假名的由来,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单词,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多大。基本上,日语的文字起源就是借鉴的中国文字。文字和语言的出现标志了人类文明的出现。其实可以简单理解成,日本的文明起源于中国。这一点足以说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历史悠久。如果教科书上,用这种事实来说明中国文化的牛b,要比的上无数形容词。顺便还可以给五毛党进行洗脑,一举两得,多好。说到了解日本文化,这两天从Amazon上买了一本电子书,是朋友推荐的,名字叫《菊与刀》,很好的一本了解日本文化的书籍。因为才看到第三章,书中的内容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下。

通过学习日语,了解日本文化。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这也从侧面让我倍感亲切,学习日语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牛b之处,影响如此深远。有些被近代中国人丢弃的优良文化,在日本却很好的被传承下来。学习一门语言就是掌握打开一扇门的钥匙,这个观点再次被验证。

其实,通过学习新的语言,了解不同的人文知识,一来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面和见识的增加,也对发现自己的兴趣提供了机会。自从去年开始大量接触天朝以外的世界以来,我越来越感受到,这些新鲜事物不断激发着我的好奇心,每当了解了一个事物之后就会亲不自禁的去挖掘相关有趣的事物。而且渐渐的我发现,原来人文社科类知识是那么有趣,其中蕴藏着很多智慧,以史为镜,可以帮助你更多的了解当今社会。而且见识越广,就越不容易陷入极端,更容易站在不同角度去审视同一件事情,可以更容易的增加看问题的视角。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是觉得,能够尽可能多的发现兴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她可以很好的充实你的生活,让生活更有趣,让时间变的更珍贵。不被轻易的迷失在花花绿绿的世界中,可以帮助你把握自己的方向盘。

说到兴趣,大概回忆了一下,其实我一直以来都挺喜欢音乐的。毕业之后,因为一直一个人生活,更是对音乐深爱有加。刚毕业那年,我还攒钱买了一把入门级的木吉他。但是迫于生计或其他原因,一直没有时间去学。但是保持了听音乐的好习惯,这几年下来听了无数的音乐,从中学时代的动漫音乐和欧美音乐,到现在的古典音乐和吉普赛风格的音乐,听了很多。不过,唯独对华语音乐不太感冒,不知道为什么?哦,或许是对很多情歌的歌词不太感冒吧。对于那些非情歌类型的音乐还是听过一些的,比如许巍早期的一些作品等等。

兜了一个大圈子,呵呵。其实,这个周末有一位叫朱家明的同学有办一场免费的吉他音乐会,我在犹豫去不去。要求人数为20个人,不知道明天打电话报名的话来不来的急。

我越来越发现,我的兴趣点在逐渐的增加,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好事情。只要时间安排的合理,就不会成为负担。相反会成为进步的动力。所以,我在想,当我退休以后,我想好好学习一下音乐,学习一下木吉他。音乐是另外一个世界,游历完这个世界之后,为进入下一个世界开始做准备,:)

对夜晚情有独钟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夏季,天气越来越炎热。不确定白天太阳底下的温度有多少,从上一周来看,地表温度至少在30度以上,中午出去吃饭的时候有一种被烘烤的感觉。

这个礼拜很平淡,没什么特别需要记录的事情。哦,办了一件计划外的事情,花了一个下午和一个上午的时间,合起来算是一天吧。谈不上值不值得,凡事要善始善终,这也是工作以来自己给自己定的一个底线。有些事情既然答应了,就要善始善终,不管中途是不是产生了抵触情绪。我觉得,这既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

除了那件事情以外,就是按部就班的在看WWDC的视频,大致感觉了一下,应该看了有一多半了吧:D。之前看的两部美剧都已经停播了,接下来的一季应该都会在明年才会上映,之前David同学强烈推荐的《绝命毒师》一直都没有开始看,近段时间关于视频,要么是在看WWDC上的讲座,要么就是从网上找一些关于日语相关的视频看,似乎已经忘记还有美剧这个东西。看来美剧对于我来说还是吸引力不够,连一个伪美剧迷都算不上,:P。

关于日语的学习,遇到一点小麻烦。按照计划,本周应该学完第二单元了,但是目前为止第二单元还有两课没学完。或许是一开始低估了日语单词背诵的难度。不过还好,我到网上找到了两种提高背诵英语单词的方法,一种方法比较科学,但是不太适合零基础的同学上手。另一种方法带有一些小智慧,但是适合一些零基础的同学。对于第一种科学的方法,可以参考新东方安宁老师的《日语词汇新思维》。先了解日语中各平假名和片假名历史演变的意思,然后结合假名的基本意思再去背单词,会容易很多。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以后即便碰到不认识的日语单词,也是有可能推测出其意思的。至于第二种方法,其实是自己瞎总结的,完全不科学,运用不好会养成恶习,在这就不表了,以免被某些同学看到,反而害了大家。

除此之外,也在对Web进行学习。打算用HTML5做一些有意思的东西。觉得既然从头做,就试着用一些新的技术来做,完全抛开陈旧的大尾巴。而且,毫无疑问HTML5会是下一个互联网的新标准,对于喜欢使用IE的同学,我只能向他们投出同情的目光,然后摊开双手……

这个礼拜试着抛弃Chrome,用了一个礼拜的Safari。对于我来说,我感觉可以完全抛弃Chrome了。使用Safari既不会引起我的MBP发热,又不会占用太多的内存把机器搞的很慢。以前喜欢Chrome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因为他可以同步,比起IE还不会被乱弹窗和修改页面,总之一句话,各种安全和方便。但是这些功能在Safari上现在都有了,而且经过这次WWDC之后,Apple在新一代Mac上实现了一种App Nap技术,可以降低系统功耗。除此之外,Safari还提供了网站密码存储的功能,非常的实用。基本上,从Chrome上转到Safari没有怎么感觉到不适。

在前年开始写博客的时候记得提到过,我很喜欢晚上,尤其是深夜的时候。四周很安静,心也会很安静,带上我的大耳麦^ _ ^,听一首舒缓的曲子。透过眼前的窗子,抬头可见天空中孤独的一弯明月,似乎会产生一些共鸣,但又无从说起,偶尔会从窗外吹进一席凉风。这个时候通常也是思绪最活跃的时候,可以天马行空的想很多事情。

遵照习惯,所以这个礼拜几乎每天晚上都不会开灯,整个屋子只有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光。也给有点炎热的夏天增添了一丝凉意。对黑夜的感觉有一点恐惧,也有一点好奇,好奇刺激着我总想探其究竟,恐惧又会让我产生害怕的心理,停步不前,看似矛盾的两种心理状态,为什么会长期共同存在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看视频

这个礼拜Apple的WWDC大会召开。

毫无疑问,对于所有Apple的开发者来说这是一年中的大事情。所以我也不例外,基本上这个礼拜除了学习日语以外,没干什么其他事情,大部分时间在看视频。

美国时间星期五WWDC闭幕,宣称有一百多视频,羞愧的说,到今天为止才看了三十多个。速度有些慢,不过其实这几天也不是都在看视频,还在学习日语。计划这次要把这一百多视频都看完,对于有些不太熟悉的方面,只要保证看完之后有印象即可,至少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以后需要深入学习的时候知道有这些资料即可。

看过的视频中,印度同学的口语发音真是让人有些捉急,家乡味太浓了,也难怪,对于我这种听力属于二把刀水平的同学也属正常。不过,从演讲的人名中貌似看到了两位华人同学,发音明显好于印度同学,老乡就是不一样……

对于Apple发布的新产品就不评论了,容易引起口水战,无聊。对此,我只想做一个比喻,欣赏一个美女,不能只看脸蛋是否好看,还应该包括身材,除了关注外在,还应该关注内在。另外,对于WWDC中提到的新技术,我也不想罗列了,网上有人已经在整理了。Google一下就有了(百度就算了),但是我得说一句,不管整理的如何“详细”,都不能涵盖所有涉及的细节,如果想好好了解一下,还是建议去看看视频。

对于日语的学习,进度不是很快,这个礼拜学习了初级教材中第一单元中不到三课的样子,主要是在摸索一种学习方法。从网上也找了一些资料,也看了一些学习经验。大概估计了一个计划,按照目前的速度,争取在八月初学完初级教材,也就是日语三级所需要学的所有课程,之后边学习中级教程边回顾复习初级教程。大概回忆了一下英语的基本学习方法,其实方法也蛮简单的,就两个字“重复”。感觉只要有毅力能坚持住,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特别难的理解能力,比较机械的一项运动。不过,对于是否能够坚持住,可能需要一些小智慧,避免半途而废。不过,对于日语的学习,对于喜欢动漫的同学应该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今天看了一部动漫,发现里面人物的一些发音和人名备有亲切感,:)。另外,对于男同学还有另外一种必杀技,你懂的……

接下来的几天,计划每天看不少于六个WWDC视频,直到看完一遍所有视频。另外,这两天有了一些产品上的想法,感觉上应该是靠谱的:P,所以接下来也准备尝试一下,计划先从Web入手。如果经过摸索和试探之后感觉可行,想当成一款产品长期来做,最终会涵盖到移动端。具体内容在这就不表了,呵呵!

嗯,差不多就这些内容。这个礼拜看WWDC视频说实在的,真的挺锻炼听力的,呵呵。另外,对于英语听力,还在Podcast上订阅了msnbc的新闻英语,Podcast上是一位叫Rachel Maddow的中年妇女自己的专题新闻视频。发懒的时候可以听一听自虐一下,除去词汇量,说实话,有时候我还是能蒙对几句的,:P。

好啦,别的好像也没什么了,就这些吧。

少喝咖啡

北京这一个礼拜以来天气一直很糟糕。几乎每天都要下雨,前天晚上貌似还下了大雨。

不过整体对我来说天气的影响倒是不大,只是我觉得自己的作息应该改一改了….

这个礼拜整体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依旧是学习,琢磨做东西。对于日语的学习,把五十音图重新复习了一下,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发音和书写。不过整体掌握还不算是太熟悉,尚未达到无意识反应的状态,不过我觉得这已经不影响对后面的课文的学习,只是一开始对单词的学习,反应可能不会很快。我想随着对词汇深入的学习,会越来越熟练。

除了对日语的学习,顺便把英语的语法重新熟悉一下。下个礼拜Apple的WWDC就要召开了,到时候会有很多视频需要看,除了学习技术以外,顺便也可以把英语听力练习一下。我想,接下来这两个礼拜,看WWDC的视频会成为一项主要的任务。这既是体力活儿,又是脑力活儿。

前些天把Matz同学新出的书《代码的未来》看完了。对于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非常有用。其实这本书是对Matz同学以前所写文章的一个整理,分门别类的对不同技术方向做了划分,最后编辑整理成书的。

书中对一些当今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领域提出了一些作者自己的看法,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我觉得对于每天只关注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同学增长见识还是挺不错的。虽然本书在第一版印刷的地方有一些错误或遗漏的地方,但是大体上并不影响阅读,而且不能否认译者翻译的水平还是挺高的,完全感受不到晦涩的词汇。另外,一边读一边能够感受到,Matz同学在写作的时候使用了很多暗喻的词汇,以及很多口语化的比喻,翻译起来应该会有不小难度,总体来说还是值得大家一看的。

前些天说要和几个朋友一起做游戏。最近这些天做了一些思考,经过整体的考量,昨天晚上也一起做了沟通。沟通的结果,我觉得目前我不太适合参与这款app,其中主要原因是时间和精力。但是对于目前来说,我会无偿为他们提供Box2d方面技术的支持,可以尽可能的帮助他们用Box2d实现他们需要的效果,但不参与app源代码的书写工作。以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想加入再做考虑。

目前,我认为这样做于人于己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来不会因为我的原因拖累app的开发进度。二来我可以只花费小部分时间在Box2d方面对其他人有一个技术支持,也算是尽自己一点余力。

最后,我发现我是真的不能喝咖啡了。当然了,至于这个礼拜喝了几天咖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己的作息给闹的。这几天睡眠不规律,中午吃饭的时候喝一杯咖啡,导致心慌,甚至昨天晚上有失眠情况出现,跟打了鸡血似的,异常兴奋。导致今天早上五点钟起床把vim之前所安装的插件重新整理里一遍,统一使用vundle进行了管理,.vim目录下顿时整洁了很多。但是作息上的时间也基本上快变成美国时间了,黑白将近颠倒。今天晚上争取早点睡,调整一下作息时间,尽可能恢复早睡早起的习惯。

拖延症

本周整体还算是充实。按部就班的开始读一些书。

读了《什么是数学》这本书的前两章数论相关的章节,进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一方面是自己底子就不咋地。另一方面也不想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想顺便把书中相关的枝枝叶叶展开来都了解一下。毕竟温习知识才是目的。

这本书虽然只是读了前两章数论,感受到这本书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需要细细品味,囫囵吞枣只能事倍功半。很多数学中基本原理的由来都讲到了。我推测,读完一遍本书,能够对数学世界的各个分支会有一个整体的脉络图,对自己以前上学时候所学的零散的数学知识想必也会有一个清晰的系统性的条理。

通过学习数论这部分,我才真正的意识到数学的根是数论(我数学确实是挺白痴的吧:P)。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中所讲的知识点,能够勾起我主动的去了解相关分支的欲望,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我也意识到,读这本书只能细嚼慢咽,快不得。

除此之外,读一本UI方面的书,名字叫《认知与设计》。这本书很薄,才一百多页。但是内容讲的却很精,是理解UI设计的基础书籍,看了这本书可以对有些UI的设计准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不愧是UI设计类书籍,书的排版和装订都很不错,加上图文并茂的格式,让人阅读器来畅快淋漓。当然有些细节的地方讲的还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对于思维认知那部分。我想如果结合着自己的一些生活当中的感受进行理解,或许体会更深刻。整体来说,这本书确实是非常好的UI设计方面的入门书籍。

人文方面,这周读了一本胡适同学的书,名字叫《胡适论教育》。这本书是其他人对胡适书信或者演讲稿的整理,内容当然大部分都和教育相关。

通过读这本书,解除了我对于学习方面及未来相关的很多疑惑。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其实当今年轻人所有的疑惑,几十年前也有,这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每一代年轻人都会有的困惑。好玩的是,从他的书信和演讲稿中可以看出,其实每一代年轻人都会有不思进取,盲目是从,跟风,投机取巧,逃避社会现实的种种行为。不过,令人鼓舞的是,胡适先生给出的建议和观点打消了我很多顾虑,至少从他那里我等到了肯定的回答。

每当我发现这本书中所讲的很多道理,放到当今社会依然通用时,我就会被震撼到。有时候,读着读着就会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发现历史是如此的相似,相似的令人发指!有时候也小感慨一下,这就是历史轮回,人类一代一代的生老病死,知识虽然在不断交替中更新和前进,但人类的智慧却增长的如此有限。

另外,胡适同学被称为现代的孔子,读完他写的一些文字之后,是彻底的折服了。很后悔没有早些时候读一读他写的一些文字。不过还好,忙羊补牢,我决定先把这个系列的丛书读完。

最后,我发现我在不知不觉中患有拖延症。半年前跟其他人吹牛说我要学习日语了。半年后的今天我发现,我还停留在五十音图的阶段,真是太丢人了。每当周末看到伞哥关于外语的学习近况时,都在心里忏悔,每次都对自己说,下个礼拜就开始学…我想我不能再下个礼拜了….今天已经进入六月的第二天(确切的说是第三天),2013年已经过半。

网上了解了一下日语方面的考试,2013年12月初会有日语等级考试,我不能再等了。我计划参加年底的日语考试,目标定在日语二级,一级就先算了…我还知道自己是谁。我曾经发誓再也不考国内的SB考试的,不过还好,日语考试不属于国内的考试….

对于英语的学习,听力方面,我想过几天的WWDC会有很多视频可以充分的锻炼我的听力。语法方面我需要再熟悉熟悉,词汇方面,就靠各种英文文档吧,不过,对于词汇的学习,我想我还是会找一些背单词的小册子进行系统的学习的,只看英文文档太有局限性了。过些日子,心血来潮,就用英语写博客,看看会写成什么样子。不过我想门槛不在于写作本身,而是心理关,^ \_ ^。

最后,分享一首歌曲。如果你情绪低落,可以试试看,我很喜欢里面的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