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了

这个礼拜明显感觉到天气越来越热了。甚至走在大街上偶尔能看到有人已经换上了短衣,时间过的太快了。

按照计划,这个礼拜看完了《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这本书后面两章的内容讲解更侧重于从量化方法的角度进行讲解。从这个角度进行讲解,我觉得还是蛮实用派的,要比纯粹的理论分析更能快速结合于实际应用,更能够快速工程化。基于这个特点,让我想起了此书作者的另外一本佳作,《计算机体系结构》,这本书就是从量化的角度,对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了讲解,虽然这本书我也有收藏,不过介于时间关系,目前还是打算先放一放了,以后有时间了再拜读吧,:(

除了看完这本书,还看了一本网站技术架构的书,名字叫《大型网站技术架构》。这本书看起来相对还是蛮轻松的,没有太深的技术讲解,大多是一些网站架构经验的分享。整本书的组织编排也很清晰,作者着重从性能、可用性、伸缩性、扩展性、安全性五个方面对大型网站的架构做了经验分享。看完之后的整体感受就是,任重而道远啊,要学习的东西真的是好多好多,清晰的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什么才是功力深厚,Orz 。这类书籍偶尔看看还是蛮好的,可以帮助你抬头看看前面的路,既可以打消自满的错误认知,又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

好吧,还是扫尾工程。之前看过几章《现代操作系统》,但是一直没有看完。犹豫了一下,想想还是看完吧。还是因为之前看过几章,但之间间隔的时间有点长了,有些内容已经没有印象了,所以这次又是从头开始看的。当我看到第五章的时候,又冒出了新的想法。总觉得干巴巴的看原理性的书离实践有点远,所以与此同时,开始翻阅《Unix内核源码剖析》。这本书以 Unix V6 版本为基础,对源码进行讲解的。目前只看到第三章,觉得收获还是蛮大的。看完这本书,我认为对于以后翻阅类似《Unix环境高级编程》这类书也会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更好的理解一些库函数调用背后的实现原理。不过,谁知道呢,我才看到了第三章呢。我原本只是想通过翻阅这本书,然后更好的理解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而已。如果顺带能有其他收获,当然更好了,:P 。不过话说到这里,我觉得在计算机系统方面的学习,看完这几本书以后,应该先告一段落了,再这么搞下去,我觉得我要走火入魔了。

上面做的这些事情占据了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当然,还是那句话,生活毕竟不是搞技术。所以,还是要有回归生活滴!上一篇周记写的就不太好,多半的篇幅都在讲技术,让不喜欢技术的同学看到,会觉得很无聊的样子。虽然之前在写周记的时候也会提醒自己尽量少写技术内容,但还是偶尔会犯错误啊,嘻嘻。

除了看书以外呢,每个星期都会看两部美剧,一部叫《绿箭侠》,目前已经演到第二季,不过好像还有两集这一季就完了。另一部是很火的《冰与火之歌》,这一部已经到第四季了,总之很好看,前面三季我都有下载高清 mkv 格式的视频刻盘收藏,第四季我想也不会例外。除了美剧以外,前两天炉石传说终于登录 Apple store 了,推出了 iPad 版本,这下不用开电脑就可以玩了,iPad 上又多了一款好玩的游戏。

好吧,这些活动看起来都很宅,不过也没办法,时间实在是有些紧,现在又不太想花大块儿的时间做一些户外活动。近来连出去散心的时间都很少了。总觉得有看不完的书啊,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才能化解内心的焦虑,习惯了,已经放弃治疗。

两位新成员

按照之前的想法,这个星期看完了《程序员的自我修养》。读书的总体进度总算是从硬件逐渐爬到了软件部分,:D

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还有一本之前看到一半的书,想了想感觉还是想趁着这股热乎劲儿一块儿看完吧。要是现在不看的话,说不定以后会找到各种不想看的借口 :P。 但因为放下了一段时间,前面的两章内容已经没有太多印象,所以这次还是从头开始看的。哦,这本书的名字叫《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讲解的知识类型和《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CSAPP)》基本一样,都是在讲解计算机系统。

《组成》这本书目前还没看完,还剩下最后两章。怎么说呢,总体来说,感觉要比《CSAPP》这本书在难度上低一个层次。《CSAPP》这本书以 x86 指令集为基础对处理器进行了讲解,而《组成》则是以MIPS指令集为基础,对于 x86 和 ARM 只是顺带着做了简短的比较。在讲解处理器的这一章中,《组成》明显没有《CSAPP》讲解的深入。不过,看到目前为止,感觉 MIPS 指令集确实要比 x86 指令集简洁的多。据《组成》这本书中介绍,现在 Intel 和 AMD 都已经将从外部收到的 x86 指令集在内部转换成了类 MIPS 指令集。不过话说回来,当初如果只看《CSAPP》这本书,真的是完全感受不到 RISC 指令集的简洁啊,:D

不过相比《CSAPP》这本书而言,《组成》的内容上还是很新的。尤其是最后一章以及附录 A,分别对多核、多处理器和集群以及 GPU 做了初步的讲解,我觉得对这些内容还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的。多核这部分内容就不多说了。对于 GPU 这部分我觉得还是挺时髦的,这部分的讲解主要是以 Nvidia 的产品为主,猜对了,是 CUDA。其实,抛开 GPU 在图形渲染方面的特点外,在大规模并行计算方面 GPU 还是有很多想像空间的。好吧,对这部分内容的了解尚属于文盲阶段,急需看完后面的章节扫盲,:P

说了一堆技术,在生活方面好像没什么事情发生,每天就是宅在家里。说到宅,我近来感觉又不太想出去了,本来上个月月底的时候打算去南方转转,还跟 Jay 同学打过招呼了,到杭州去找他。可能是因为这个月月初的时候爸妈来北京玩,闲散了几天,紧迫感越发强烈。如果再花时间出去玩,负罪感会压的喘不过气来。这个星期以来每天只睡六个多小时,已经感觉到时间不够用了,所以感觉这次出门的计划十有八九要泡汤了……好吧,咱们来日方长 Orz

算上这篇文章,不知不觉已经不间断连续写了七十三个星期的周记了。去年一年如果算上其他方面的文字,应该有小十万字数,今年如果能坚持下来的话,应该也会有十万字左右。这样算来,大概每年也有十万字左右的产出,加上编辑排版什么的,每年也是一本书的节奏么 😀 ,这样想来,韩寒同学一边开赛车一边写小说,单从产量上来看,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么。呵呵,开个玩笑啦,韩粉勿喷哈!

昨天,家里有两位新成员加入。一位叫含羞草,另一位叫捕蝇草。由于路途遥远,历经几天的时间,昨天被送到家里之后,才把这两位同学栽培到土壤中。不过含羞草同学的生命力确实很顽强,今天下午基本上就可以伸缩自如了,而捕蝇草同学似乎还没反应过来,据说要一两个星期才会有所变化。话说,这两位同学肩负重任,争取在今年夏天的时候,让捕蝇草同学具有灭蝇的能力。呃,至于含羞草嘛,具有被我调戏的能力就可以啦!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周过的还算平静,除了楼上/下白天的时候偶尔传来的几声电钻声……不过还好,我有隔音耳罩这种神器,:)

按照原来的想法,把《深入理解计算机》又看了一遍,对于原来很多不理解的概念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过可惜的是,看完之后并没有太多内心的满足感,反而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自己以前差的也太多了。虽然之前也在努力,但以现在的观点看来,之前所做的很多努力,都是在门外徘徊,一直未得门而入。对于现在而言,则有一种被重新扔到一个新的黑暗地带一样,周围再次充满了未知。要想达到自己认可的理想状态,真的是任重而道远啊……

看完了上面提到的这本书,趁热打铁,开始翻阅《程序员的自我修养》。在《深入理解计算机》这本书中,对于链接这部分的讲解并不是很深入,《程序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算是做一些补充吧。对于《程序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说来还是蛮惭愧的。其实这本书刚上市不久我就买来了,那个时候刚工作不久,印象中是看到云风写的书评,出于对云风的信赖,没有太多犹豫就买来了。买来之后才发现,因为自己的底子太烂,连第一章都没翻完就不知所云了,所以也就只能远远的观望之,:( 时至今日,才有一些勇气和基础重新翻阅,:P

当然,除了纯粹的技术以外,也在努力尝试增加一些人文知识,培养一下人文情怀,陶冶一下情操,尽可能的避免让自己变成一个木呐而死板的技术宅。我觉得一个饱满的技术人,即便是在谈论理性而又严谨的技术,也应该给人的感觉是风趣和好玩的,而不应该是让人觉得昏昏欲睡。关于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平时的做事情上。比如对于同样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很苦逼的事情,如果抱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做,做起来也就不会觉得很苦逼。其实,平时我自己在写博客的时候,也会故意把一些过程其实很苦逼的事情写的看起来很风趣。每当写完以后,过些日子回头再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苦,慢慢的也就逐渐的培养成一种苦中作乐的心态。反正我自己认为,培养这种心态对于我来说很重要,好处我想也不用多说。这种心态,对于坚持做一件长久的事情很有帮助,尤其是在你一开始心里不太情愿的时候。

通过这点感受,让我也意识到,修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前两天看了一篇采访一位运维前辈的文章,文章后面提到了“禅”,觉得有点好奇。外加上个星期看了一本和禅宗擦边的小说,所以就买了两本禅学的书籍。这两本书都是铃木大拙写的,一本是《禅学入门》,另一本是《禅与心理分析》。买之前因为对禅学不了解,以为会和佛学,道家搅合到一起,担心自己媳妇还没娶过,就先把自己搞出家了,这就彻底弄巧成拙了。不过等把《禅学入门》这本书翻阅到一半的时候,就彻底放心了,禅宗和佛学、道家完全不是一码事。恰恰相反,从禅学的角度来看,反而对佛学、道家以及西方的基督教等所有宗教都有所怀疑和批判,这一点很符合我的胃口。而且禅宗起源于中国,这一点多少也让我感到有些自豪。总之,我认为禅学是我的菜,符合我的胃口。参禅是一项很有趣的脑力运动,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还要有一点点实践和悟性。可以让人达到修心养性的目的。悟为明性,在知。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

总之,我希望自己不要只专注于刻板的技术,还要不断培养自己人文情怀。一路过来,我自发现大部分非天才类型的技术人员,过个几年前进的动力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停滞不前。在计算机这个行业,停滞不前其实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后退,无外乎计算机行业发展太快了。所以对于一个一心想从事技术的人来说,保持不断前进的动力是必备的条件。除了培养自己对计算机的兴趣以外,其次重要的就是要修炼自己的心性,平衡自己的心态。之所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过的有点儿乱

这个礼拜的事情有点儿多,感觉过的有点儿没有章法。

周一的时候和爸妈一起去逛颐和园,大概用了一天的时间。上午十点多到的,下午五点多回来的。总的来说,还是蛮开心的。当然,一天下来还是很累的。

我们是从北门进去的,进去之后就开始爬山,翻过后面的那座山,绕到颐和园的西面,从西面向东走,最后从东门出来。幸亏进去之前在门口花一块钱买了一张简要的地图,没走太多的冤枉路。走运的是,这天是淡季的最后一天,再晚来一天各个门票的价钱就涨价了。

回头来看,里面感觉主要就是爬一爬佛香阁,看看长廊,再就是一些老宅子,其他也没什么可转的。不过,进佛香阁还得另买票。佛香阁很高,但对于我来说,我是一定要爬上去看看的。难能可贵的是,我爸妈也爬上来了。说实话,那天的天气湿度有点大,高空中有点雾蒙蒙的感觉,若是像上个星期的好天气的话,风景那叫一个赞。

说起在北京游玩儿还是很惭愧的。想想来北京也有十年了,除了前两年掏五块钱买了张门票,去天安门旁边的中山公园转了一圈以外,北京几乎任何有头有脸的景点都没有去过,包括免费的各种博物馆。感觉主要是没什么心情,总是提不起兴趣,一心忙于生计。总觉得那些景点儿什么时候都能去,结果一晃十年了,哪儿都没去过。北京最熟悉的公共场所可能也就是这几个大点儿的书店了。真特么是穷书生的命!

话说从颐和园回来的第二天,鼻炎就犯了。我的鼻炎属于过敏性鼻炎,每年的春秋交替经常会犯病。或许是因为在颐和园闻到了过敏源吧。第二天开始,鼻涕喷嚏就开始了,状态和感冒差不多,但其实不是感冒。由于前一天转的比较累,所以这天只是到附近的鸟巢转了一圈,照了几张相。

周三上午把爸妈送到了北京西站。回来之后已经接近中午,吃了点饭,买了点药,宅到屋子里好几天都没出门。虽然只是鼻子有问题,但因为流鼻涕比较严重,牵扯到整个头皮都感觉很不舒服,外加喝了鼻炎康,喝完之后犯困,迷迷糊糊。前两天又有些疲态,一副感冒相儿。看书的话脑子是转不动了,索性看起了《三国演义》,一口气看到“火烧连营”,有点看不下去了,死的死,老的老,感情上开始有点儿接受不了,就没接着往下看。

虽然只是这样,但此时突然觉得对古文产生了些好感,对剧中的很多诗词都颇有些感觉,有点想看书的冲动。在我的印象中,对古文是及其反感的。尤其是上中学的时候对要背诵的古诗词更是畏惧,总觉得古人说句话为什么这么累!很惭愧,今天才真正发觉,古人说话其实是何等干练,何等简洁,至此也对古诗词产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儿。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总算是可以接受一点儿古人的智慧了,有机会品味一下古诗词的美了。

调整了两天之后,周末这两天也在回归正规。今天楼下搞装修,实在是没法在家待,又跑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室躲了一天。意外的新发现了一个餐厅,不用买校园卡,直接可以用现金消费,味道还不错,人也不是很多,又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另外,发现校内韩国同学很多,可惜学了几句日语也用不上,人家都讲思密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