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冷不丁

这个星期已经回北京了。嗯,这次天气信息全部是北京。

老实说,自从过年以来,北京的空气质量一直都还是不错的,这个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不过,空气好,该夸奖还是要夸奖,这段时间就不错,希望能够保持下去。哦,突然想起来,据说过段时间领导们要开会,好吧,难怪,突然又释然了。

这个星期总算是把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看完了,圆满读完第一遍,扫盲的第一遍,不求理解多少,只求在读第二遍的时候,力求没有生字。同时《木心谈木心》也看完了,我觉得,这两万字单独拿出来,有点儿孤立了,力度减弱。当然,文字就在那里,不躲不藏,只是上下文有所孤立。好在已看完《文学回忆录》在先,对木心先生的风格略有了解,多少可以还原一些缺少上下文的不足。然而,单独拿出来,自有陈丹青先生的顾虑,理解。

过去的两个多月,断断续续,看了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看了一些介绍木心先生的视频,也看了一些采访陈丹青先生的视频。坦白说,对文字和语言的敏感度以及相关的文学知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文字和语言的敏感度的提升,主要还是受陈丹青先生影响居多。但是看《文学回忆录》,真有一种自我再教育的感受。

坦白说,读这本书之前,我也只是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略知一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都很匮乏,更要命的是,不得门而入。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但读完这本书,大概对文学,文字,艺术,绘画,诗经,小说,音乐,美学,哲学,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木心先生在书中提前给出了一个又一个结论,给出一个又一个靶心,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会一个一个的验证他的观点,当然是要以批判的视角去审视他的观点。说回来,木心先生如果还尚在,我是无论如何都会去看看他老人家的。真是可惜,去年在杭州待了将近一个月,都没有去乌镇看看木心纪念馆,那个时候尚不知木心先生,没缘分,只能留待日后。

这个礼拜已经欠了四篇教程没有写,终于在临近周末的时候,补了两篇,一篇是 Arduino,另一篇是 Processing。Arduino 的教程,算上今天,已经写了二十篇,基础内容已讲差不多,通信部分需要 Processing 的知识,故,暂且告一段落。接下来开始写 Processing,关于 Processing,以桌面版开发环境为主,Web 版作为学习内容,穿插在后面进行讲解。

我又开始买书啦,哇咔咔!剁手!!买了三本伊达千代关于设计方面的书,分别是《版面设计的原理》,《文字设计的原理》,《色彩设计的原理》以及桧山佐知子的《网络设计的原理》,都是设计方面入门的书籍,没什么可多唠叨的。对于设计的门外汉,还是要先扫扫盲,循序渐进。

这个礼拜 Facebook 开 ReactJS 大会,周末的时候,差不多全部视频已经放出。开始从头看起,看完了前六个,目前为止,都没有讲的太深,对 ReactJS 来说,还在讲未来的发展路线。具体的技术层面,介绍了 Flux,Redux 以及 Relay 对数据流的处理。Facebook 针对 ReactJS 最近开源的一个富文本编辑器 Draft.js 也做了简单的介绍。中间有一个讲解蛮有意思的,貌似是一个 Facebook 的 HR,跑出来讲了二十分钟 Facebook 是如何招聘的,哈哈。想必是想趁着大会期间,笼络一些人才吧。打算把这些视频都看看,然后就可以对 ReactJS 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除此之外,重新看了 Bret Victor 前两年,关于可视化方面的演讲视频,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相关方面的设计启发。除了视频,他的 blog 里,发现还是有很多设计方面的小想法的,挺好,有时间应该经常去看看,文章写的很专业,跟论文似的,哈哈!专业和业余高下立判啊!

其他,就没有其他了。天逐渐变暖了,看看下周能不能开始恢复运动了,都冬眠了快四个月了,关节已生锈。

哦,差点把今天的主角忘了。今天的题图,是我的新室友,仓鼠一只,类型布丁,故,起名冷不丁,全称大侠冷不丁!就问你霸气不!

春节结束

春节,于我来说,终于过去了。

这个星期石家庄的天气吧,总体还不错,晴天为主,空气质量也不错,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白天日光通过窗子,投射到室内的地上。半空中的光线,有时候能分辨出七种颜色,某一瞬间,有点儿像老电影里的一幕。临近周末,两天阴天,偶有一晚下雨,稀稀拉拉的一个晚上。很奇怪,那晚失眠。凌晨三点半,翻来覆去,神志清醒,后有疲惫感,昏睡。

这个星期时间过的有些快,出乎意料的快。整个星期,满满的七天,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像往年一样,去长辈家里拜年,挨家挨户,又是满满的现代中国文化,相比往年,只是有些淡薄。人情淡薄,整个过年的氛围也淡薄,貌似只有电视里的人,像皮影戏里的木偶一样,在手舞足蹈的庆祝,总觉得有点滑稽。

虽然是过年,全国人民的节日。但于我而言,现状与理想还很遥远,差距还很大,要学的很多,时间上不敢怠慢,连续懒散两天,内心里就会满满的负罪感,紧接着就是危机感,神经紧张,坐立不安。

上星期在 Coursera 上对两门课感兴趣,其中一门是关于设计的,名字叫《Fundamentals of Graphic Design》,课时总共只有四周,上个星期已经看过一周的课时,这个星期把剩下三周的内容一口气看完了。回忆整个内容,结构清晰,每周一个主题。第一周讲解的主题是图形创建的基础,主要讲解的是图形创作的表现手法。第二周讲解西文字体,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字体类型。第三周讲解图形的形状和颜色,其中对图形的分形做了简单的讲解。最后一周,柔和前三周的内容,结合实例,综合介绍。

除此之外,读了一本关于 JavaScript 的小册子,名字叫《the-future-of-javascript-2016-and-beyond》,对前端的现状和可遇见的未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其中的观点,我不会盲从,但会作为我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参考。对于 JavaScript 的学习,也在重新读一本相关的书,名字叫《JavaScript语言精粹》。前年的时候,粗略的读过一遍,那时理解尚浅,只关注于表面的语法。这次重新读,又有了新的收获。越来越体会到,早期的 JavaScript,其实是天生的函数式编程语言,利用闭包可以规避很多问题,不仅如此,还会让代码变得更加紧凑和美观,这也表明了函数为什么是 JavaScript 的一等公民。反观早期 JavaScript 继承的实现方式,倒是非常的蹩脚,依我看,完全是为了面向对象而面向对象,强行利用原型链来模拟面向对象,显得那么的牵强而不自然。倒是最新的 ES6 里,引入了 class 关键字,这至少让 JavaScript 从语法层面显得更加面向对象。忘记从哪里看到,貌似是说,class 关键字其实就是原型链的语法糖。不过,这次重新读这本书,能够有新的体会,也算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因为这次读的仔细,想的多一些,不贪图速度,所以目前也只读到三分之一处。

年前就嚷嚷着想看一部英剧,名字叫《唐顿庄园》。一直都舍不得花时间看,每次要想看,都会有一种负罪感。过年这两天,总有不想看书学习的时候,最后还是没有忍住,从第一季的第一集开始看起,看之前还心里念叨,如果不好看就直接咔嚓……然而,没想到一口气看到了第三季。一部电影还好,若是一部长剧,依我现在看影视的视角,能够吸引住我的,必然是要我能够从剧中有所收获,否则我是绝对坚持不下来的。简而言之,看到现在,这部剧之所以能够吸引住我,是因为它彻底改变了我对英国贵族的偏见,又或者是整个西方贵族的偏见。我必须承认,这种偏见是过往教育体制的产物,在我脑袋里存留了多年,若不是看此剧,还不知道要停留多久。以前我对贵族的印象,基本上就是停留在有钱等同于贵族的层面。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多么无知的偏见。这让我不禁想到国内的现状,很多人以为有钱就变成了贵族,地位高人一等,时刻焕发着一种自我的优越感。而依我看来,这类人只能算是更土的土鳖,而且破坏力更强。恕我直言,这类人把自己比喻成贵族,真是对贵族的一种侮辱。

到今天,时间上看,2016 年已经完全到来,跟他人交流的时候,如果用“去年”阐述时间,现在也应该能够彼此达成共识,指的是 2015 年。而于我而言,2016 年已经过去一个半月,很显然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除了再接再厉,其他的都是多说无益。

三年前学习 iOS,碰巧网上了解到一位上海的 iOS 开发者,当初受到他不小的影响,我在微博上 follow 了他。后来他移民澳洲的墨尔本,微博上发言越来越少,我又 follow 他到了 Facebook。昨晚突然发神经,跑到他的 blog 上,想重新读一读他三年前写的一篇当初学习 iOS 的历程,发现文章已经不在,blog 也焕然一新,新写的文章不多,最近两年只有两篇,不甘心,又从微信的公众号里翻了许久,找出了三年前曾经采访他的一篇新闻稿,重新读完,感慨时间流逝之快,人生变化之大。三年前还在上海,来北京参加 CocoaChina 的 iOS 大会,三年后出现在墨尔本,一家人定居,买房,生子。

今天是情人节,我以为跟我没有关系。十一年前的今天,如果没有记错,是大年初五,那天下大雪。高三开学,当天下午,我鼓足所有勇气,回到高中去看一位同学。

时间过的真快,祝好!

跨年

这个星期只能说一说石家庄的天气了,北京暂时与我无关。总的来说,空气质量还算可以吧,相比而言,北京的空气也还不错,不明其原因。天气的温度也从前些天的比较冷,逐渐变暖,只是暖的有些不自然。不知道过些天,温度会不会再次回落。二月四日刚刚立春,春寒也不是什么罕见的天气状况。毕竟,这年头儿,已没有新鲜事儿。

今天是阴历大年初一,昨天是周日,是大年二十九,因为今年特殊,少一天,没有大年三十,所以二十九通常看作往年的大年三十。昨天特殊,没有空出时间写这篇文字,也只能拖到大年初一的下午。

过去的一个星期,白天大部分都在做家务,或者搭把手,帮家里人做点儿年货。只有吃过晚饭,才有一些自己的时间,坐在电脑前,学习一些新东西。上个星期说要开始写 Processing 的文章,这个星期还是没有开始,已经欠了三篇文章了,这笔账先给自己记下,接下来是要还的。昨天晚上,到今天白天,网上到处充斥了批判春晚的言论,每年如此,我对此已经麻木,从不参与此类讨论,也毫无兴趣。其实不是麻木不仁,而是对于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各种输出方式早已心知肚明,说了也是白说。

曾经有年轻人问陈丹青先生,当代的中国文化是什么?陈丹青先生说,“每次回家,父母对你说的那些话,就体现了当代的中国文化”。以前我对此毫无意识,也从未留心体会。这一次回家过年,我有心体会。但体会的前提,是对其他文化有所了解。幸运的是,因为前些年的一些积累,我已对西方文化了解一二。我大概发现,如今的年轻人和上一代人之间的很多矛盾,其根源都是因为文化差异导致。西方社会用了一二百年的时间走到了现在的状态,而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开始,却极力想用几十年的时间过度,这期间的文化鸿沟,势必要一两代人来埋单。如果上一代人能够更多更早的接受部分西方文化,那么与下一代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少很多。

以自己为例。前些年,我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古文化极为不屑,不但没有兴趣,而且内心极力排斥,对西方社会却充满了向往。当初还特意跑到 Coursera 听了几门国外大学的课程,比如其中就有西方哲学等。深深的被西方哲学的批判性思维所吸引,这也导致我特别喜欢拿自己开玩笑,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批判。不会像很多人那样,为了面子,连开玩笑都变的神经敏感。结果导致,“人艰不拆”这个词的诞生不是没有缘由的。最近这一两年,最早读了一些民国时期的文字,最近又读到木心先生写的一些文章。我又逐渐对中国的古文化产生了兴趣,难能可贵的是,我对东西方文化能够更进一步理性的看待。东方文化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因为中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有人利用其部分文化,来达到其统治目的。很幸运,我有了鉴别的能力。在以后自己的生活中,也会尽其避免让自己卷入洪流。这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问题,不是靠一两个人摇旗呐喊就可以改变的了的。

带着这样的思想意识,这次回家过年,我有了一些切身体会,从理论落实到了实践,亲身体会,很有趣。我对传统文化也不再全盘否定,在保有底线的情况下,尽量避开矛盾,达到求同存异。从意识层面,我理解了一些人为什么会对一些事物产生那样的认识,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背后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进一步深究,我也大概能够猜到他们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意识。但是于我而言,这一切我都无力改变,只能尽量求同存异,自己能够活个明白,知足矣。

换个话题。

前两天从 Coursera 上发现了两门有趣的课程,一门是加州艺术学院的《Fundamentals of Graphic Design》,另一门是斯坦福的《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Thinking》。前一门课程已经看完第一周的课程视频,很有趣,都是基础知识,告诉你如何用平面设计去表达和沟通。这应该也是鉴赏艺术品的理论入门。后一门课程还没有看,想必应该也都是入门知识,我从网上找到了一份一百来页在视频中使用的学习参考教材,也还没有看。这几年,我自己越来越体会到数学的伟大。很多问题,最后都可以抽象归结成数学问题。我想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也想尽可能的掌握这方面的一些知识,成为自己解决一些问题的得力工具。

除此之外,最近开始看一些 Web 前端方面的资料,具体就不多说了,都是基础知识。不过,我发现 W3C 真是一个不错的网站,上面有好多可以学习的资料。

嗯,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特别想说的了。逼婚的事情,目前为止还好吧,我的承受能力还不错,哈哈。我是死理性派。另外多说一句,感情这种事情,是你情我愿,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一个人再怎么想也没有用。:)

今天的题图是我包的饺子。话说,我包饺子的工龄应该也有十年以上了。怎么样?手艺看起来还不错吧?吃起来也很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