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终总结

又到写年终总结的时候了。印象中第一次写年终总结是在 2011 年,去年也写了,所以今年看起来也要写一下似乎才合情合理。所以貌似这个习惯就这样不经意间的养成了,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无从判断,也不打算去纠缠。有句俗话说的好,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所以我觉得不尽如人意也应该算是常态。如果碰巧完全符合之前的预期,就偷着乐吧。

对于这份总结,我总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再按照时间点来细细道来。因为这一年来每周都在写日记,根据每周的日记,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所以这里也打算主要谈一下这一年来感触比较大的方面。

  • 过完年到五月份,了结了一桩持续八年的事情(别瞎琢磨,不是爱情)。
  • 六月份开始,考虑做一个新的项目。技术上从 iOS 转到 Ruby 以及 Web 相关。与此同时开始计划学习日语。
  • 接下来的几个月一直到年底,其实学了很多很杂的知识。

对于这些很杂的知识,这里简单展开谈一下。这其中主要包括了经济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当然其中还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学习了日语,日语的学习纯粹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无他。对于学习经济学和社会学表面看起来似乎跟做项目没什么必然联系,其实我不是这么认为的。我认为不管以后做什么方面的项目,最终总是要服务于社会,所以了解一些社会学,对社会形态有一个基本概念,也会潜移默化的对于了解用户有所帮助。对于运营方面,也必然会涉及到基本的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学习这些知识不管是对于现在还是以后,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当然,学习这些内容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加本来学习 Rails 的曲线就很陡峭,所以这一路过来也很煎熬。由于这份煎熬,我意外的获得了其他方面的一些感悟。

时间的管理

其实,今年的后半年,我一直在不断的寻找自己的节奏。怎么说呢,我深刻的体会到“欲速则不达”这个短语的意思。面对一个周期非常长的任务,应该学会对时间进行管理。所以这后半年以来,总体来说,我觉得我的心态要比去年好很多,少了一些毛躁和急功近利。大方向想清楚之后,大概切分一下任务,按部就班就好了。学会调整心态非常重要,对于时间这种东西来说,你着急,她不会多等你一秒钟,你不着急,她也不会少走一秒钟。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急急躁躁的呢?

对于时间管理的感悟,说起来有点汗颜。记得在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我的头儿曾经私下跟我讲过,对于一个周期很长的项目,要学会对时间的管理,调整心态很重要。话说的不重,道理也很浅显,但是当初根本就没听进去,全当耳旁风了。没想到两年后,这个坑自己还是重新爬了一遍。由于自己当初的愚昧无知又能怨谁呢?只能自食恶果。

兴趣

今年准备做 Web 的时候,对于我来说反正都是从头开始学。所以我还是认真的考虑了一下自己的兴趣的?坦白说,过去的几年工作经历,我也一直在不断的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说实话,我很羡慕那些在学生时期就明确知道自己喜欢哪种技术的人。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感觉非常的惭愧。因为不知道喜欢什么,所以也尝试过很多种技术。对于这种状态,短期内好处和坏处都有,而且好处大于坏处,但是长期来说,这不是一种好的状态,最终你会被技术牵着鼻子走,而且只有广度没有深度,对于一直想走技术路线的同学,这不是一个最好的状态。而且如果长期找不到自己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大大的削减对技术的热情,甚至厌恶,对于技术生涯非常的不利。

所以这两年其实我一直不经意间的去尝试一些新的技术。比如最近正式发布的 Dart,以及最近在国内增长势头很猛的 Go。去年还好奇的尝试了一下 Lisp。对于 Ruby,其实去年在了解 Lisp 的时候貌似听说过,不过印象中开始接触应该是今年才开始的。自从学习类似 Ruby 这种脚本语言之后,对于我来说算是推开了另一扇大门,吐槽的话只有一句,我想我再也回不到 Windows 世界了。在这里,我想我必须要感谢 Jobs 同学,如果没有 iPhone 的崛起,我也不会接触 Mac,没有接触 Mac,对于接触这些脚本语言就很困难,没有接触 Mac,我不可能大量的接触 Linux 世界中的终端命令行,不接触这些命令行,就很难体会到 Linux 文化。

兜了这么多圈子,我很幸运我找到了喜欢的技术方向。其实,对于 iOS 开发,我也很喜欢。但是目前精力有限,iOS 开发我会作为业余爱好时刻保持关注。

技术

在寻找兴趣的同时,也阅读了一些大部头的书。其中《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影响我的不只是书中的技术,也让自己清醒认识到以前自己真的很无知啊。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突然有一种被清零的感觉。我觉得,对于计算机这个物件,我才刚刚的推开她的大门。我想,这种感觉可能也会不断的促使我学习更多的东西。对于逻辑和抽象,我又有了新的理解。

健康

今年对于身体健康这件事格外的关心。所以这一年下来一直保持着一定频率的锻炼。去年的时候考虑的比较少所以经常去旁边的大学操场上跑步。但是今年开始,处于空气质量的考虑,主要在室内玩一玩哑铃什么的。经过这一年的锻炼,感觉身体要比前几年去公司上班的时候要结实很多,而且平时的精力也有比较大的提高。对于我来说,锻炼身体目的只是为了保证健康。但是,意外得到另一个好处,就是健美啦,呵呵。经过锻炼,现在可以明显感觉到上半身肌肉的膨胀,吼吼。而且现在身材也匀称了很多,减肥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P

眼界

这两年对于世界的了解,坦白说超过了过去二十多年的总和。其中包括一些人文观念,价值观等。关于这方面我不想太多说什么,我只想提三个词,那就是文明、平等和自由。了解这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也提高了我自己的英语水平,使得现在偶尔蹦出几个英文单词也快成为常态了。现在似乎有点理解为什么有些英语世界的华人在很多关键词汇上无法用中文进行表达。其实,不得不承认,至少相对于汉语而言,英语是一门精确的语言。

出书啦

嘿嘿,虽然是电子书,虽然是生活日记。但是不能不说,感受还是不一样滴。很多时候,突破很重要,形式上的突破也是一种突破。吹起牛来,哥们也是二十多岁就出过书的人,哈哈,开个玩笑啦!关键不是出不出书,而是坚持一年每周至少写一篇博客这件事给我一些感触。其实,对于每周写博客这个想法还有另一个让我好奇的原因。很早之前看过一段袁岳同学的演讲,他给了大学生们一条建议,说如果每天写一篇博客,坚持三年保证能找到工作。我对这个方法有一些好奇,当然更多的是想知道为什么?所以今年我自己做了尝试,虽然一开始我做不到袁岳同学的一天一篇,所以我自己降低了标准,改成每周写一篇,结果使我自己感触颇多(如果你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感受,可以自己试试看 :D)。如果明年我还能坚持每周一篇博客,坚持写一年的话。后年我就尝试每周写两篇博客,我要试着挑战一下,看看能闯到第几关。

好吧,对于 2013 年,能列出的关键词差不多就这些了。对于 2014 年做一个自我展望:

  • 锻炼身体
  • 深入学习 Ruby 及其 Web 相关技术
  • 坚持每周写博客
  • 看人文类书籍(包括了解西方文化)
  • 学习英语

就这些吧。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希望 2014 年的今天能对自己有个交代。

无解

这周从周一到周四以及周五的白天都很好,但是晚上跟我父母打了电话,算是捅了马蜂窝了,足足让我郁闷了两天啊。坦白说我现在都很害怕给家里人打电话了,我真的是不想和家里人撒谎啊,真的不想啊。但是代沟啊代沟,我觉得以后不能不考虑一下沟通方式啦,这是一门学问啊,不能硬来啊,认真我就输啦……

虽然之前我自己已经在努力跟家里人回避一些问题了,还写了一篇日志做了很理性的分析,但是这次又不长记性了,有些话真的是不能说啊,我总是高估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啊。我在我网上搜了一下,看到这是无数当代年轻人的痛啊,多少也算是心里平衡了一点吧。当然,我真的是要学习一下如何跟长辈沟通啦,这真的不是闹着玩哒,跟他们讲道理我只有输的份啊,讲道理本身就是无解。

好吧,上面两段话就当是宣泄了。如果我再不转移说话的口吻,想必被“正义之士”看到之后多半要跳出来给我扣上不肖子孙的帽子了。

其实,我也不太想多聊自己这方面的观点,说出来会被很多鼠目寸光,脑袋里充满浆糊的“正义之士”抡起道德的大棒直接挥过来。有些事情,时机成熟了去做就好了,没必要费口舌。

有些事情偶然性很大,想的多了,也许会成为自己吓唬自己的圈套,反而可能会让自己犹犹豫豫,最终耽误了行程,想少了也可能会有疏忽。但是生活本身不就是时时刻刻面临这种不确定性么?谁又能保证未来会怎么样呢?人们只能在看得见的范围内预想明天,但是即便是这样,谁又能百分百的确定明天怎样呢?马路上每天发生那么多的车祸,医院里的重病区每天都有病人来,又有病人走,你能说这些人早就想到会发生这一切么?

兜了一个大圈子,其实面对老人的问题,上面的那段话,多少表明了我的部分观点,至于你同意不同意,I don’t care。

换一个话题,车轱辘话不想多说了。

算了,时间不早了,已经凌晨一点了,明天(确切的说是今天)早上六点半还得早起。2013年马上就过完了,今天整理了一下2013年除了下个礼拜的日记以外的所有生活类日记,并集结成了一本书。解释一下为什么不等下个礼拜过完之后再进行整理。在这一点上,我想我还真的和大多数人的想法不一样。因为我不认为一件事情的结束预示着事情的结束,我认为一件事情的结束预示着另一件事情的开始,所以我认为下个礼拜的总结,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明年的开始。那可能有人觉得,那什么时候属于结束?我的答案也很简单,当你life over的时候game也就over了,那个时候就是结束。

Finally, one day one paper. You know that.

戒“毒”

以前很喜欢夜晚,尤其是深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晚上很安静。安静之后你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可以静静的想一些问题,精力很集中,也可以带上耳机听音乐。当然,更多的选择是摘掉耳机享受这份宁静。

其实,以前上班的时候晚上睡得也很晚。有的时候一整晚都不想睡觉,但考虑到第二天还要按时上班打卡,所以又不得不睡上一会儿。很多时候也导致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出现一对儿熊猫眼。一上午坐在电脑前狂喝咖啡,但是大脑还是神游四方,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干活儿。一直到吃完午饭,稍微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整个下午才感觉好很多,临近下班的时候状态最好……

以前经常会像这样恶性循环,虽然自己心里很清楚,要早睡早起,神清气爽,吃嘛嘛香什么的……但是那份安静就想毒品一样,每到晚上就禁不住其诱惑。有一点奇怪的是,晚上八点左右的时候会非常困,那个时候要是睡觉,趴下就可以睡着。但是每每到这个时候就会良心发现,觉得晚上大好的时光怎么能睡过去呢,所以就强忍着学点儿东西,一旦挺到晚上十点半以后,立马跟换了个人似的,这个时候才是真的神清气爽,吃嘛嘛香,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这个时候想睡都睡不着了,接着又是一晚上,第二天上午坐在电脑前狂喝咖啡……(重复昨天的故事)

虽然早就对这种近乎自残的行为深恶痛绝,但是真的就像是吸食毒品一样上瘾,要不怎么会有戒毒所这种地方呢?要不怎么还会有成功戒完毒以后又成功回炉的人呢?

关于如何戒掉这个毒,尝试了无数种方法。后来我大概分析了一下其中的心态。平时上班的时候很忙,每天都有工作任务,要想学点工作无关的内容只能等到晚上下班,但是晚上下班之后八九点钟的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发困,外加有可能周围环境也很躁,导致效率很低。但是又想多学一会儿,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多看一会儿。一旦过了晚上十一点钟,学习效率越来越高,各种神清气爽,吃嘛嘛香……然后就是第二天上午坐在电脑前狂喝咖啡……(重复昨天的故事,但是真不想登上昨天的那艘破船)

好吧,这个问题已经折磨了我很久了。直到这个星期,似乎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前些天在网上偶然看到有人吐槽隔壁邻居很吵,提到隔音耳罩这种东西。我立马眼睛一亮,立刻上淘宝上搜了一把,发现果然有这种神器!真是相见恨晚,但是为了避免冲动型消费,我还是装出一副表面冷静,但还是无法掩饰内心澎湃的神态,聆听了一下网上群众们的声音。但是不管怎样,无法避免,虽然目测性价比不高,不过还是一咬牙一跺脚,选择了一款群众呼声极高的产品,展现了一种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大无畏精神。

买回来试用了一个礼拜,隔音效果非常好。现在来看,绝对物超所值。而且经过这一个礼拜的时差调整,猛然发现其实白天的时间也是很长的……当然,对于时差的调整还得过一段时间才能习惯。现在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争取晚上十二点半之前上床睡觉。我觉得恢复的已经很不错了,其实最困难的不是早上起床,而是晚上按时上床睡觉,这才是最困难的。

现在要想不受打扰,随时可以带上这个神器,顿时让你找到凌晨一点钟的感觉。当然,这种神器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说带上这玩意儿,就算到戏园子里看书都跟在真空中一样安静。但如果是一般室内的话,带上之后的效果真的是不错的,当然,带上配送的耳塞效果最佳。对于普通的杂音基本都可以隔离掉,唯一付出的代价就是头上带了一个跟耳麦一样的东西。

总之,隔音耳罩这种神器真的是意外的发现,解决了我的一个大问题。

除此之外,还看了一些如何以身作则的去拯救世界人民的方法。为了蒙蔽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双眼,对于如何实施拯救行动,所涉及到的具体流程做了一些了解,还是要做一些准备的。这需要花一点时间去了解,考虑的要周全一点儿,拯救资本主义人民于水火毕竟不是小事。

最后,既然时间做了调整。对于英语的学习,也大概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英文写作能力我觉得很有必要去锻炼一下,所以之前用英文写日记的方式还是蛮不错的。看了一下相关考试中对英语写作考试的要求,貌似大作文要求在两百多字,最好能写到三百字以上。我觉得,我要是用英文吹吹牛,幻想着感觉能轻松到三百字,所以关键还得看质量。好吧,其实就是词汇量。所以,我觉得还是那句古话:骚年,像风一样飞驰吧!

闲的蛋疼写博客

这个礼拜过的感觉比以前热闹。隔三差五的分别有两位前同事过来拜访,所以时间安排上显得比往常有点儿乱。

聊天过程中,有一位同事无意间说了一句,“写博客干嘛?真是闲的蛋疼啊”。

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振振有词的去反击对方,而是突然间有一种错位的感觉。也让我深刻的意识到我们之间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所以我选择了沉默,面带微笑并略显无奈的看了他一眼,因为我的下意识告诉我,和他争辩是没有意义的。

随后我也不想浪费时间去揣测他说这句话的含义,而是试着回忆了一下当初坚持写博客的初衷,顺便也想总结一下这一年来写博客的一些感受。

坦白说坚持写博客的初衷,其实就是想记录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想法。而其最原始的引子,是我在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养成的一个工作习惯。在刚进入上一家公司的时候,我的直接上级要求我每天写工作日记,主要内容是记录当天的工作内容以及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刚开始的一个礼拜有时候他会问我有没有坚持写工作日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基本上就没有再问过。对于我自己来说,刚开始我当然非常不习惯,甚至有过抵触情绪。而且最开始的时候甚至怀疑过,这是不是他的另一种监督我的手段。

大概过了多半年以后,写工作日记就成为了习惯,而且内容写的也很随便,心态完全放松了,有什么想法直接就写到工作日记上。甚至有的时候一天都不想干活,一行代码都不想写,日记上就直接写,“今天心情很糟糕,一直到下班,什么都不想干。”

后来在我离职以后,再翻看这些日记的时候,我觉得很有意义。上面记录了我工作的每一天的整体状况,很真实。所以我对写日记多了几分感触,这应该是我写这个博客的最原始的冲动。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一周写一篇,其实完全是受到伞哥的影响。至于为什么会受到他的影响,答案也很简单。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欣赏所有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我不在乎他们的观点是否和我一样,我在乎的是他们是不是有自己的观点。

从开始写到现在,每周至少保证一篇。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因为,写这些内容的第一目标观众是自己,而不是旁人。所以我不太在乎是否有别人关注,是否有别人评论。所有写的这些话其实都是对自己想法的一个总结。这一点来说,可能和很多人的想法不大一样。根据我自己的了解,很多人写博客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有更多人的关注,如果写了一段时间没人评论,可能会灰心丧气,写作的动力就会大幅度递减,很多人到最后就不了了之了。其实这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做同样一件事情,如果动力来自于外因,就会很容易被外部因素所左右,而如果是出于自己内在的因素,则更容易把控,因为想与不想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内心的选择。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笨的人,脑子反应很慢,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跟很多人相比差的也很多。要是参加什么辩论会或者是机智问答,脚趾头也能想明白,我肯定是那个猪一样的队友。好吧,说到这,别嫌我唠叨,我又想起我第一个老板对我的评价“脑子笨,身体就得勤快一点儿”。我想这句话我可能这辈子都忘不掉了,:)

所以我发现,写作可以不需要很快的节奏,不需要抢时间,有些话可以想明白了再说,有些想法可以多想一会儿,没有人看的出来你是想了很久才写出来的,:D

以上就是为什么要开始写博客,以及为什么能够坚持到现在的原因。哦,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写博客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多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下面说说,这一年来写博客的心得体会。

其实,对于每周写一篇生活类的博客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敲击键盘的熟练程度,也不是对中文词汇的掌握程度,而是要突破心理关。尤其是当你第一次把自己的生活暴露在网上的时候,会有一些心理不适。刚开始的时候,总是会担心别人的看法。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不能否认,面子文化根深蒂固,凡事都要给面子,总是会顾及别人的看法。我也必须承认,对于我自己来说,最开始也是拿出了一些勇气的。但是当你一旦开始尝试之后,或许会发现,其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也没有一开始想的那么糟。甚至有时候还会觉得,虽然博客中写的一些观点可能会被个别人看到之后觉得很不爽(当然,觉得爽与不爽完全是主观判断,我几乎不会在文章中对某个人恶语相待,最多是对某件事或某个观点谈论一些自己的想法),甚至开始远离你。但是同样,如果有人的观点和你一样,说不定也会和你成为朋友。这是一个重新塑造朋友圈的过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许这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的,在和个别人产生激烈矛盾之前就预先避免掉了,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

突破心理关以后,接下来最大的障碍可能就是文章的内容了。最开始的时候对于同样的一件事几乎没有想法,这对写博客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没有话说,拿什么来写呢?后来我觉得我应该多读一些书,一边读书,逐渐就会去思考很多东西,每个周末写博客的时候就会越来越舒服,增长知识的同时,还把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还可以增加一遍印象,逐渐这就成为了一个良性循环,不断的多看一些书,就可以不断的产生新的思考。一旦突破了这一关口,渐渐的周末写博客就像是吃饭一样自然。平时也促使自己对一些事物或现象多问一个为什么?一来培养了好奇心,二来也在下意识的为写博客积攒素材。当这一切习惯之后,很多事情就会禁不住的多问一句为什么。这个时候其实就感觉不到特意为之了,而是变成了一个条件反射。遇到事情,顺理成章的就会多想一想,即便是没什么用,因为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不求为了什么回报,就为了满足那么一点点的好奇心。

以前很多程序员大牛前辈都鼓励写作,摆事实讲道理的说了一大堆写作的好处。经过这一年的体验,似乎懂了那么一点点。写作需要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想把文章写的脉络清晰,通俗易懂,需要对写作内容有一个很好的逻辑脉络的把握,文章的前后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性,只有这样才可能把一件事情描述清晰。单从逻辑性来说,这一点似乎确实和写程序有相通之处。

总的来说呢,坚持写了一年的博客,督促着自己读了一些书,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不经意间养成了一些好习惯,改变了以前很多的观念,真的是改变了很多。也切身的感受到,有些事情想想是一码事,其实做起来会是另一码事。写作让我对这一点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很久以前脑袋里偶尔会幻想一下,感觉写博客好像也没什么,会敲键盘和写中国字,有话说就行。但是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其实有很多坑要填。类比一下,其实很多事情也是这样,看别人做的时候,总感觉好像没什么技术含量,其实自己真正做一做才会发现并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这也让自己对很多看似简单的事情,多了一份敬畏之心。

现在除了每周写博客以外,每天也在坚持用英文写一写日记。没写之前,总觉得自己还能对付,坚持写了一个礼拜以后,真切的感受到词汇量什么的真是捉襟见肘。那种想表达,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宣泄的憋闷感油然而生,每写一篇日记,都在给我的词汇量敲警钟。其实,对于用英语写日记,词汇量的问题我是有思想准备的。另外一个用意是想锻炼自己用英文表达的思维方式。

增加词汇量和锻炼英文表达的思维方式是我尝试用英文写日记的初衷。为什么要用英文写日记,而不是背课文或者找外国朋友聊天,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尝到了用中文写博客的甜头儿了吧,:)

国际主义战士

这次周记写的早。今天感觉很累,早点写完去睡觉,:)

上次周记中插入了一大段技术类的文字,过后感觉不太好,以后尽量避免。即便要写,简单几句带过就好。毕竟生活不是搞技术,虽然目前搞技术就是生活……

先给大家讲一个不开心的事情,让大家开心一下。今天下午去北师大参加了日语二级考试,毫不客气的说,完败。其实去之前就已经知道结果,之所以还要去的一个原因只是想体验一下日语考试的流程,至少为以后积累一点经验,仅此而已。

说到考试,真是不总结不知道。大概回忆了一下,过去的八年内,除去大学课程所必须的考试以外,我参加的社会考试加在一起保守估算有三十多场。如果算上大学时期的校内考试那就更多了。工作以后平均每年也有4场考试,差不多一个季度考一次。这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一个是对于考试这项运动早就没有感觉了,什么紧张、害怕、恐惧统统玩蛋去。另一个结果就是对国内考试的深恶痛绝。不过得到的最终好处是,对中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很理性的深刻反思,而且深刻的理解了洗脑的含义。话说回来,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终归是吃下了蓝药丸,逃离了那个虚幻的世界,相比而言,还是可喜可贺。

对于日语考试,有了这次的体会,以后再参加的话,大体流程心里就有数了,多少也算是一个收获。简单说两句过去这几个月对日语的学习,期间学习日语大概持续了四个月,从日语零基础起步,看完了标日三级教材,标日教材二级上册看了一部分。期间还看了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相关的书籍,了解了一些日本本土的民俗风情。在podcast上订阅了一个播客,几个对日本文化的爱好者聊一些关于日本相关的话题。

在学习日语期间,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经验。如果是零基础自学日语,切忌只使用一种教材。所以学习的中后期,我还买了一些其他类型的日语教材作为辅助学习资料,之后的学习效果明显好转很多。多选几种教材的一个主要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不同教材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讲解的思路可能是不同的,这对于有效的理解至关重要。如果只选择一种教材,一旦碰到一个讲解的不是很清晰的知识点,或者说相对于自己来说不容易理解的思路,有可能就会让自己钻入死胡同,可能会花长的时间才能搞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

体会比较深的就这一点,至于其他什么学习技巧,无非就是变着花样的让自己不断重复练习。算了,学习方法还是少说两句吧,说的我好像已经成功通过考试了似的。我再重申一遍,我的日语二级考试其实是完败……你赢了,你又开心了一下。

身为天朝的子民,要时刻心系全人类的生活幸福。为了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澳洲人民,前些天从百忙之中抽出了一点时间,对澳洲人民的生活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为了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有针对性的选择了澳洲的墨村(Melbourne)。

和平时期,关系民情的最直接方面无非是衣食住行,而其直接的经济来源问题,应该是老百姓的就业问题了。所以去澳洲最大的招聘网站观摩了一下。发现澳洲的就业机会确实不如天朝的多,难怪很多外国人都喜欢往天朝跑。所以如果想真正以身作则的去拯救当地人民,给当地增加新的技术力量的话,就必须让自己的技术特点符合当地的技术需要才行。这是我考察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墨村的住房其实也很贵。很多在市中心上班的小两口或光棍儿一般会买小的像火柴盒一样的两居室公寓住进去,这样的公寓价钱貌似在30多万澳币的样子。但很多已经工作稳定,且有小孩儿的家庭,会选择在稍微远一点儿的地方买一个house,价钱貌似在50多万澳币的样子。哎,资本主义就是特么的黑,老百姓的日子已经水深火热了,还特么这么高的房价,还让不让人活了。

限于精力,这次大概只了解了两大方面的一些概况,其中还有一些具体细节就不多说了,说出来让人触目惊心,在这我就人坚不拆了,真的有种立马动身去拯救当地的老百姓于水火的冲动。含恨自己身在伟大的天朝,却不能拯救落后的澳洲人民,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说一千道一万,要想真的拯救澳洲人民,那得先过语言关。要不怎么才能向当地的老百姓献爱心送温暖呢?凡事都得从脚下做起。所以从前几天开始,已经试着用英文写日记了,试试看。其实很多事情真正干一干就知道是不是真心喜欢的了,说的天花乱坠的其实没啥意义。

英文日记的网址就不在这说了。原因很简单,我担心拯救计划泄漏之后被澳洲的政府追杀,:)